(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香港第八屆立法會選舉將於12月7日舉行投票。特區政府於11月11日至11月30日舉辦共39場2025立法會「愛國者同心治港」選舉論壇,邀請各地方選區、功能界別和選舉委員會界別的候選人向其選區或界別的選民和市民介紹其政綱理念及對多項社會議題的看法。今日(12日)上午9時30分,「新界北地方選區論壇」在天瑞體育館舉行,區內5位候選人,1號譚鎮國、2號曾勁聰、3號沈豪傑、4號廖子聰及5號姚銘出席。
現場市民在論壇開始後,齊聲高呼「投入選舉,共創未來」,氣氛相當熱烈。論壇環節包括候選人個人及政綱介紹、提問環節、辯論環節、跟進發言等四個環節,最後進行總結發言。所有候選人發言時間均等。
新界北1號候選人譚鎮國為現任北區區議員,政治聯繫來自新界社團聯會。他介紹自己自幼在北區成長,對新界北懷有深厚認識與感情,強調與團隊深耕青年宿舍、過渡性房屋等基層議題,堅持「服務市民」的初心。在公共服務方面,譚鎮國指在東華三院的經歷累積了教育、醫療及社會福利等領域的經驗,並提出以下具體政綱方向:首先,加速推進北環綫等交通基建,配合北部都會區發展節奏;其次,透過定期舉辦大型招聘會,解決區內就業失衡問題;第三,提升教學質素,完善教育配套;第四,提升醫療服務容量,爭取擴建北區醫院及天水圍醫院,整合新界醫療資源等等。
新界北2號候選人曾勁聰作為現任北區區議員及在北區成長的代表,自認見證了新界北從偏遠鄉鎮轉型為新發展區的歷程,並承諾未來將聚焦就業權益與區域規劃,着力推動三大方向:優化區域交通配套,提升居民出行品質;透過北部都會區與大灣區的多領域合作,創造多元就業機會;健全公共服務體系,令醫療資源更加完善。曾勁聰以自身20年全職服務新界北的經歷強調,深耕社區非口號而是步步堅持,承諾將持續傾聽居民需求。最後,曾勁聰呼籲選民支持工聯會團隊,讓新界北在多方關注的熱度中落實實質建設,成就每個北區市民的安居樂業。
新界北3號候選人沈豪傑作為現任元朗區議員、執業律師、新民黨及公民力量成員,強調將運用法律專業知識及從政經驗,加速新界北建設,並表示在元朗出生長大的他,兼具中產與基層視角。他指出,北部都會區發展須優先完善交通網絡,紓解塞車問題。產業發展方面,他主張引進法律、科技等產業,創造高質素的就業職位,使區內居民無需每日往返市區,即可安居樂業。教育領域,他提出增加國際學校學額,並特別關注學生心理教育及特殊學童需求,強調「每個孩子都應被守護」。醫療層面則主張擴建公立醫院、興建私立醫院以增加選擇,並提供服務以支援長者和殘疾人士的照顧者。
新界北4號候選人廖子聰作為現任沙田區議員,代表新民黨、公民力量參選。他承諾以「實事求是、扎根社區」為理念,推動北部都會區由藍圖轉為現實。廖子聰提出6項政綱目標:首要加速落實交通基建,打通區域脈絡;其次設立家庭支援中心,完善婦女權益;第三推動青年生涯規劃與精神健康教育,並發展創科領域(STEM)的學科教育;第四引入樂齡科技,提升長者生活品質;第五運用AI技術完善醫療配套,縮短輪候時間;最後聚焦北部都會區創新產業,平衡城鄉發展。「從鄉村出發」,廖子聰承諾,將確保北部都會區發展成果真正惠及居民,共同實現「宜居宜業宜學」的社區願景。
新界北5號候選人姚銘作為現任北區區議員及民建聯成員,扎根新界北超過20年。他以「幸福北都」為主題提出規劃:加速北環綫建設,設立古洞站等新站點,完善洪水橋與天水圍運輸系統,並以北都公路建設帶動沙頭角發展;設立北都專屬招聘平台,促進區內就業;發揚本港基礎科研優勢,與內地企業聯手建設高新科技產業孵化園區;除發展大學教育城外,增加區內直資、國際學校選擇;提升人均休憩用地至3.5平方米,建設綠色社區。「無論大事小事,都是姚銘關心的事。」姚銘列舉過去成功推行「北區巴士路線重組計劃」等經驗,承諾未來將持續關注跨境學童與B2P等巴士線優化需求,並推動專科醫療服務及私立醫院建設。他呼籲選民共同為新界北爭取幸福未來。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