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愉韻度曲】為己作跋

2025-11-12 04:02:55 愉韻度曲
●為自己的行書作品題跋。 作者供圖

梁君度

近日於廣東美術館觀《歷屆中國書法蘭亭獎精品回顧展》,於書法創作布局之道頗有感悟,尤在正文與落款之章法安排上,得啟新思。

往日創作,若僅書一二詩句,總覺章法單薄;縱是三五字作品,落一窮款,亦難免簡陋。而今創作,漸悟新境——於落款處添以小楷或小行書自作題跋,不僅內容愈見豐贍,構圖章法亦生發無窮變化。

譬如書寫「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便自題:「此王摩詰《終南別業》頸聯,十言寫盡人間禪機。昔人謂摩詰『詩中有畫』,觀此聯可知:青溪斷處,非山窮水盡之地,實天地新開之境;雲氣升時,有無心出岫之趣,更涵隨遇而安之機。」

若寫「養浩然正氣」五字,則以小行書作跋:「天地有正氣,沛乎塞蒼冥。然人稟是氣以生,非自然具足,必待養而後成。孟子拈出『浩然』二字,鑄就華夏士人千載精神脊樑。其要在『集義所生』,非襲而取之。一念惻隱,是正氣之萌櫱;一行廉恪,乃浩然之涓流。終日乾乾,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此氣遂與天地血脈相通。至大至剛,非形體之巨力,乃道義之雄健;直養無害,非放任之疏狂,實規矩之內化。」

又書「觀雨聽禪」,復以小行書題跋:「觀雨非目,聽禪非耳。檐下雨簾如瀑,實為洗淨塵襟的天籟;庭前花葉飄零,正是演示生滅的無言經文。心若潭影空靈,則萬籟皆是潮音。故知:禪不在遠,於雨聲中能聞;道不在高,在觀照時已得。」

自作題跋,非但合於理法,更見諸歷代書家筆墨。此風源遠流長,大大豐富了書法作品的層次與內涵。

觀古人墨跡,自題跋語處處可尋。如「天下第三行書」蘇軾《黃州寒食詩帖》,便是自題跋之典範。東坡書畢寒食二詩,復以略小行書續寫心緒:「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此段雖屬詩文有機組成,然就其形式與功能而言,實已具題跋特質——既是詩情延展,更是心跡直抒。後有山谷道人題跋相和,更成就一段千古藝壇對話。

至若米南宮《蜀素帖》,自記與友同遊,應請於名絹作書之緣由,正是以題跋敘創作本末,令作品頓生敘事之趣,愈見豐厚。

自作題跋,實為書家與作品之深度對話,既記當下心境,復彰學養情思,更於章法布白間,成就另一重審美天地。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