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News Buddy】 港助建氫能跨境認證制度及產業鏈

2025-11-11 04:10:22 教育
●圖為氫能巴士加氫站。 資料圖片

摘錄自11月7日香港《文匯報》:機電署正與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共同探討制定「綠氫及低碳氫認證制度」,預計2027年正式推出。

特區政府機電工程署署長潘國英指,此舉將實現氫氣來源可追溯,並與香港金管局的碳排放標準對接,為綠色金融投資提供基礎。機電署亦獲邀加入國家標準(GB)專家小組,參與國家有關氫能車輛及氫能設備的標準草擬,將香港的運營經驗融入國家標準,對接氫能技術認證、安全監管,建立互認機制,推動氫能的跨境應用。

特區政府也全力建設跨境應用,機電署計劃於2027年前在港島及九龍增設公眾加氫站,並與廣東省探討簽署《氫能合作發展備忘錄》,簡化氫氣通關流程,形成區域供應網絡。氫能合作不僅是能源工程,更是推動區域綠色經濟的重要平台。透過共建「氫能灣區走廊」,香港可充分發揮金融、標準及監管優勢,與內地城市形成產業互補,推動大灣區在氫能時代率先起航。

早於去年6月發布《香港氫能發展策略》,為鋪路落實,機電署正主導修訂《氣體安全條例》,並已發布三份技術指引,同步推動氫能法規、標準、認證與示範項目落地,為香港實現2050年碳中和目標奠定堅實基礎。潘國英強調,香港的氫能設施須結合國際標準與本地高密度城市特點,建立長期監測機制。

目前,元朗凹頭公眾加氫站已投入運作,另有多個專用加氫設施獲批,標誌着香港氫能產業從規劃走向實踐。

應用層面方面,香港氫能產業已進入示範應用與制度構建的關鍵階段。他表示,香港首個公眾加氫站已於元朗凹頭投運,香港的氫能設施須嚴格進行風險評估。「我們的技術守則既參照國際標準,也融合香港本地條件,確保每個項目在安全框架內落地,並建立長期監察機制。」

特區政府自2022年成立「氫能源跨部門工作小組」以來,已審批並原則同意28個氫能源試驗項目,涵蓋氫燃料電池雙層巴士、洗街車、氫能冷鏈運輸車、氫能發電機等多個領域,部分項目已投入日常運作。在基礎設施方面,除現有元朗凹頭公眾加氫站外,機電署計劃於2027年前在九龍及港島增設公眾加氫站,逐步完善全港加氫網絡。

潘國英認為,氫能推廣應用面臨的最大挑戰在於供應鏈與成本。為了開拓綠氫的供應源,香港正積極推行多種綠氫及低碳氫生產的創新試驗項目,當中包括「堆填氣體製氫」。

長遠而言,政府會考慮從內地及其他國家輸入綠氫及低碳氫,並研究與大灣區氫能供應網絡銜接,形成區域協同供應體系。

目前香港使用的氫氣主要屬「灰氫」,即由化石燃料副產品提取而成,仍存在碳排放問題。潘國英指出,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的預測,2030年前綠氫成本將接近灰氫水平。隨着內地新疆、內蒙古等地大規模綠氫生產基地投產,以及氫氣運輸技術成熟,未來成本將明顯下降。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