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嚴鍇華、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劉鴻霖)香港島西選區5位參選人包括楊哲安、陳家珮、黃秋萍、陳學鋒、郭偉强昨日趁周日,四出開展選舉攻勢。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及香港文匯報記者分別於上午11時在港鐵堅尼地城站C出口,及下午於港鐵東涌站採訪拉票活動。只見站外街道旗海飄揚,各參選人與義工團隊擺好陣勢,不斷嗌咪闡述自己的政綱力爭市民支持,其間更把握機會接觸市民,選舉氣氛頗為熾熱。
參選人楊哲安表示,不少大人、小朋友都有興趣領取宣傳單張,認為這是一個好開始,有些居民對立法會有較多認識,會仔細地收集並研究所有參選人的政綱,從而作出最好的選擇。他續指,與市民溝通時,也有人問及他的背景和所屬政團,有市民反應正面和感覺新鮮。而他在社交平台的賬戶,也可讓市民交流和表達意見。
楊哲安特別促請優先興建連接東涌及機場支線的公共交通,紓緩市民通勤及上學困難。他表示,中西區道路老化需維修,巴士、電車路線亦要重組,方便市民乘車。在經濟方面,他指近年港人北上、旅客消費模式轉變,零售業尤其中小企有轉型壓力。憑多年工作經驗,他承諾會將實戰智慧注入立法會,推動務實決策。
「我們選擇周日在東涌開設街站,是希望接觸到平日要上班上學的市民。」參選人陳家珮笑言,東涌居民來自不同種族、擁有不同文化背景,「所以今日(昨日)街站比較特別,除了廣東話外,還要用英文與市民互動拉票。」她還收集了不少市民訴求,包括退休長者的生活狀況、有市民反映希望能增設更多康體設施等。
陳家珮亦將港鐵南港島線發展作為重點,但認為工程難度較高,政府可公開邀請海內外不同鐵路公司競投,盡快連通中西區與南區。經濟發展亦是陳家珮關注的重點之一,她指香港法治、低稅優勢無可取代,經濟正有序復甦,IPO、家族辦公室頻增;而經濟發展離不開科研,香港五所大學位列世界百強,香港要利用底蘊深厚的科研實力,為創科增添動力。
參選人黃秋萍表示,今次落區與市民交流讓她獲益良多,體會到市民對每一位參選人都抱有期望,希望選出賢能之士進入議會為市民發聲。她續指,由於東涌正進行「東涌新市鎮擴展計劃」,加上「機場城市」高速發展,居民對於區內的交通、基礎建設和社區配套都非常關注。
她注意到東涌新市鎮發展引起交通擠塞,指政府要有短中長不同方案,以優化路段、興建大嶼山環島公路等方式改善交通。經濟上,她看好離島所獨有的長洲打醮、東涌侯王寶誕、大澳龍舟等旅遊資源,可利用海島遊吸引更多遊客,推動地區旅遊業發展;同時,她對科技進步亦相當重視,呼籲青年投身創科,與內地接軌,促進香港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參選人陳學鋒表示,東涌街坊最關心的是交通問題,大家都希望能夠改善交通狀況,他提出兩項建議,分別是希望東涌沿線的東涌東站能盡快落成啟用,減輕東涌站附近的交通壓力;以及將前青馬大橋收費處設為轉乘站,方便居民轉乘交通工具前往其他地區,這樣才能較大程度地解決目前東涌交通供應不足的問題。
陳學鋒的政綱「三位一體」,交通、經濟、青年環環相扣。經濟方面,他亦聚焦離島,表示自己曾經提出的「以灘養灘」等政策已獲行政長官李家超採納,未來還將繼續推廣鄉郊旅遊,包括民宿經濟、每島一節慶等;而東涌更可以借機場優勢,完善交通吸引市民就近就業。
參選人郭偉强亦指,東涌居民對於東涌延線期待萬分,認為通車後將大大便利出行,然而距離通車還有數年,但接駁港鐵站的巴士服務仍有改善空間。此外,部分社區設施出現嚴重滯後,原定落成的體育館及社區會堂還未動工,影響市民生活。他續指,東涌人口未來將會倍增,期望之後設有政府合署辦理公共服務。
他又認為,中西區及南區路面老化,將督促政府仿效水管更換模式,分階段翻新路面,確保長期安全暢順。經濟方面,他強調要守住中西區金融核心,推動市區更新;推廣漁民文化活化魚市場,打造「港版築地」;東涌及離島則推親水活動、生態遊;至於大澳棚屋,可在保育基礎上發展為特色民宿。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