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第八屆立法會選舉】實踐優質民主 展現多元競爭新格局

2025-11-07 04:20:48 評論

黎子珍

昨日下午5時,第八屆立法會換屆選舉提名期正式結束。根據選舉事務處最新資料,選舉主任在提名期內共接獲161份提名表格,涵蓋10個地方直選選區、28個功能界別及選舉委員會界別,全部90個議席均有競爭,無一人自動當選。這是香港新選舉制度下「高質量民主」的具體體現——「區區有得選、界界有競爭」,真正實現了廣泛代表性與公平競爭並存的高質量民主選舉格局。

自2021年完善選舉制度以來,香港政治生態迎來根本性轉變。第七屆立法會在理性、務實、高效中運作,為社會樹立了良好典範。此後,越來越多專業人士、基層代表和年輕力量願意投身議政行列,不再將議會視為政治角力場,而是服務市民、推動政策的平台。今屆選舉吸引逾160名來自不同行業背景的候選人參選,包括會計師、工程師、教師、社福工作者、企業高管乃至前警務人員,女性參選比例更由上屆的18%提升至22%,充分展現多元包容的民主新貌。

理性競爭比拚政綱

地方直選方面,10個選區共51人競逐20席,每區至少5人爭奪2席,其中九龍中選區更有多達6名候選人同場競技,包括現任議員李慧琼、楊永杰,以及來自經民聯、工聯會等不同政團的新銳力量。這種「5爭2」甚至「6爭2」的激烈局面,在過往選舉中極為罕見。更重要的是,候選人不再以意識形態劃線,而是聚焦民生議題——房屋供應、醫療改革、青年就業、長者福利等成為政綱核心。選民面對的不再是二元對立,而是誰更能提出可行方案、誰更貼近社區需要的理性比較。

功能界別同樣競爭激烈。社會福利界出現三人爭一席的局面,其餘多數界別亦為兩人角逐一席,反映專業界別對議會話語權的重視。而選委會界別雖有40席,卻收到50份提名,候選人背景之多元令人矚目:從神職人員到大律師,從文化創作者到土木工程師,不同領域的精英齊聚一堂,預示未來立法會將能從更立體、更全面的角度審議政策,避免單一視角導致的決策盲點。

經過第七屆立法會的成功實踐,選舉環境得到了顯著改善。所有人必須通過候選人資格審查才可以參選,這一措施確保了參選人的資質和誠信,為選舉的公平公正奠定了基礎。同時,選舉委員會提名沒有「祝福名單」,所有參選人在同一起跑線競爭,無人得到所謂特別的「祝福」,更無「穩勝名單」,他們要以實力、政綱理念及服務社會的熱誠分勝負。

讓選舉回歸本質

值得關注的是,有政團未能取得足夠提名而無緣參選。這恰恰說明新制度下提名機制的嚴謹與競爭性——並非只要有意願即可參選,而是需獲得跨界別的實質認可。這種設計既確保候選人具備廣泛社會基礎,也防止缺乏代表性的人士進入議會,從源頭上篩選出真正有能力、有擔當的治港人才。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對今屆選舉表示欣喜,強調「無人穩勝、無特別祝福」,所有候選人均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靠政綱、實力與服務熱誠取信於民。這種去政治化、重專業性的氛圍,讓選舉回歸本質。

香港第八屆立法會選舉是一場具有重要意義的民主盛會。多元的候選人、公平的競爭環境、積極的選民參與以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都為這次選舉的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第八屆立法會選舉標誌着香港民主邁入「優質化、制度化、專業化」的新階段。競爭激烈而不失秩序,多元參與而不陷撕裂,這正是「愛國者治港」原則下民主實踐的最佳詮釋。我們應該珍惜這一機會,用選票選出真正能夠為香港服務、為香港發展貢獻力量的議員,共同推動香港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