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洪澤楷)第八屆立法會選舉將於下月7日舉行,多個工會積極呼籲轄下會員及合資格選民踴躍參與。有工會人士指出,新選制實施前,反對派議員頻頻拉布,嚴重拖延政府工程,影響建造業工人生計,簡直是工友的敵人。隨着第七屆立法會代表勞工界的議員增多,政府部門對基層訴求的回應明顯提升,不少政府官員更願親赴前線與工友接觸。香港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周思傑向香港文匯報表示,呼籲會員及合資格選民積極參與即將舉行的選舉。
周思傑回顧選制改革前後的差異,在新選制實施前,反對派議員拉布嚴重拖慢政府工程,影響建造業工人就業。新選制實施後,新一批議員上場,情況明顯改善,對業界及市民均有助益。不過,他認為在第七屆立法會中,勞工界聲音仍有提升空間,希望下一屆能有更多勞工代表當選,為打工仔爭取更大的合法權益。
問及理想參選人的標準,周思傑強調,參選人必須具備真心服務、推動香港發展,以及為打工仔着想的理念。他建議選民審視連任議員的往績,新人則考察其過往表現與意向,「我們要選真正為香港做事的人。」
指特定行業議員針對性更強
工聯會服務業總工會副主席陳錦華向香港文匯報表示,立法會議員不僅是向政府反映意見的橋樑,更能協助工會爭取工人權益。「如果選出一位了解勞工界、能幫到工會的議員,對整個行業及基層工友都有好處。」他呼籲工會轄下會員積極投票,強調投票是每位公民的責任與義務,沒有理由推卸。
談及第七屆立法會議員的表現,陳錦華指該屆的勞工界議員人數較以往增加,服務業工會受到更多重視。他解釋,過去勞工界議員人數少,需兼顧多個範疇,難以深入處理個別工會的訴求。隨着議員人數增多,可「適當分工」,不同的議員主力關注特定行業,「效果如同區議員般貼地、針對性跟進某群體的訴求。」
分工精細化更帶來連鎖效應,陳錦華透露,第七屆立法會議員向官員轉述工會訴求時「清楚得多、針對性更強」,官員亦更願親赴前線與工友接觸,「前年我們組織清潔工活動,官員直接到現場聽取意見、視察工作環境;勞動節期間,司長、局長也會慰問前線工友。」他認為,有更多勞工界議員「搭橋」,政府部門回應基層市民的訴求,明顯提升。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