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碧琪指出宋拓能夠從北至南流傳至香港,由世家大族收藏而化私為公,讓普羅市民亦能夠欣賞,說起來似乎理所當然,但其實碑帖書畫收藏要到19世紀才南來至廣東形成風氣,「即使20世紀初曾經有大量文物來到香港,不少碑帖珍本於清末民初直接從中國內地被日本收藏家或財團購藏,成為現時東京三井紀念美術館、東京書道博物館等豐富的碑帖珍藏。」她說若是追蹤碑帖珍本流傳的歷史,更顯「北山十寶」與「游相蘭亭」能夠「落戶」香港之難能可貴。
她憶述:「緣起於宋拓《夏承碑》拓本第一開裱邊上的『寶』字朱文圓印及『臨川李氏』白文方印,我們確知此本是清代中期著名碑帖收藏家李宗瀚的『臨川十寶』之一。當時遂決定將精選的十種宋拓,在2015年舉辦的『北山汲古:碑帖銘刻拓本』展覽中以『北山十寶』名義向公眾介紹。」
後來名聲果然不脛而走,2016年,中大文物館隨即與中國國家圖書館出版社簽訂出版協議,發行《北山十寶》珍藏版圖錄。2016年及2020年,「北山十寶」及「游相蘭亭」共20件珍拓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國家珍貴古籍名錄》。2023年適逢香港中文大學創校60周年,加之獲北山堂基金贊助,得以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文華殿與故宮珍本一同於「宋拓魅力:碑帖珍本特展」展出。經過十多年的研究、推廣,北山堂捐贈的碑帖珍本的重要性已獲得充分肯定。她指出,「北山十寶」亦已經獲編入西泠印社出版社籌劃的《善本碑帖精華》圖錄,即將面世。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