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黎梓田)根據房屋局昨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本港未來3至4年一手私人住宅潛在供應量約10.2萬個單位,較對上一季輕微增加約1,000伙,之前則連續5個季度下跌。數據顯示,已落成樓宇但仍未售出的單位數目有2.6萬伙,建築中但未售出的樓花單位有6.9萬伙,至於已批出土地可隨時動工興建的單位則有1.4萬伙。另外,截本年9月30日,已落成的私人住宅數量為1.3萬伙。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總監葉文祺昨表示,隨着部分項目於今年第四季至明年上半年完成補地價,加上現時的推售節奏延續,若基建時序及行政審批配合,潛在供應有望由止跌回穩轉為溫和上升。
「長策」削供地 新盤供應勢減
不過,香港置業研究部董事王品弟表示,9月尾發表的《長遠房屋策略》2025年周年進度報告,揭示未來十年私營房屋供應目標為12.6萬個單位,較2024年發表的13.2萬個單位減少約4.5%,未來賣地計劃土地供應可建單位數目亦會跟隨此目標而下調,再加上發展商積極去庫存,預料未來3至4年潛在新供應單位數目將維持下跌趨勢。
美聯物業分析師岑頌謙也指出,最新供應數目上升,主要是因為已批出土地可隨時動工(熟地)增加4,000伙。但是需留意的是,熟地屬於長線供應,而中短期的供應則持續下跌。受惠於新盤熱銷,已落成未售出單位數目(現樓貨尾)與建築中未售出單位數目持續下跌。
岑頌謙預期,在多項利好樓市因素支持之下,發展商將積極去貨,新盤旺勢料持續,現樓貨尾及建築中未售單位數量將進一步減少,帶動未來3至4年一手供應回落至低於10萬伙水平。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