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雙城記】南京板鴨

2025-10-31 04:04:41 雙城記

何冀平

應邀到南京大學文學院開學術會議,南京大學是江南一等學府,全國大學排名前五,文理皆佳。南大校園很大,建築宏偉,問校園有多大,學生說,校園裏包有一座山,還神秘地說山上有野豬,所有人睜大眼,對我並不新鮮,香港是常事。問大學全校有多少人,校職員不算,學生就有好幾萬。

開幕歡迎宴安排在大學旁的一家餐廳,說是比校園裏的好吃,我沒有吃過校園裏的飯,就是吃,近20個飯堂也吃不全,吸引我的是南京板鴨,在南京最有名。頭一道冷盤就是板鴨,有點像香港的白切雞,但鴨皮不泛黃,淡淡的,看着不夠吸引,吃上一口確是不同一般,肉質細嫩緊密、酥、香,有一點點甜,主要是鹹鮮,南京菜一點不染蘇杭的甜口,有點北方的味道自成一派。南京人無鴨不歡,有句話,沒有一隻鴨子能活着走出南京。

板鴨始於六朝,兩軍對壘作戰激烈,無暇顧及飯食,便炊米煮鴨,飯熟鴨熟用荷葉裹上就是軍糧,就是最早的南京板鴨。南京板鴨又稱琵琶鴨,江蘇有三小寶:鹹板鴨、鎮江醋、蘇繡。四大寶:古書院(南京國子監)、琉璃塔(大報恩寺塔)、玄色緞子(南京雲錦)、鹹板鴨。

有「北烤鴨南板鴨」之說,其實最早不分南北,北京吃鴨的習俗來自南京。北京水源少,多吃雞少吃鴨,明朝定都北京,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將製作板鴨會做鴨菜的廚師帶到北京,到了清朝,皇室後宮也喜歡上吃鴨,一是整日宮鬥心煩,二是困坐紫禁城火旺,鴨是水性,清陰利水,補虛寒清火氣,有人統計過,清宮裏用的鴨,是所有肉禽類之首,每天就要幾百斤。喜吃鴨,就得養鴨,南京水質上乘,北京玉泉山的水也不差,養出的鴨又肥又嫩,後來宮廷御廚結合北方燒烤,創製出北京烤鴨,又發明了填鴨,開出一條吃鴨新路,南京也有烤鴨,可惜這次來不及去吃了。

一連兩天,大會小會研討論文,沒有空閒,最後一晚,文學院還要在私房菜宴請幾位重要客人,以盡地主濃情厚意,於是,我連南京的大街也沒見到,但怎樣也得帶一隻南京板鴨回香港。大學的四星酒店大堂有一個咖啡室,有賣酒店自製的南京板鴨,買了一隻帶回來。南京鹽水鴨醃製滷期短,現做現賣,現買現吃,不宜久藏,當晚就打開食用,這隻板鴨只能說是滷水鴨,有點硬、有點柴。第二天買來冬瓜、荔浦芋,連鴨肉帶鴨骨一窩燉,一點鹽也不放,煮出的湯奶白色,倒是一道上好湯菜。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