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公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下稱《建議》)提到,推動貿易創新發展,促進外貿提質增效,加快建設貿易強國。國家外匯管理局昨日發布支援外貿穩定發展一攬子便利化政策,從三大方面共9條政策舉措(見表),進一步便利企業外匯資金結算,支持外貿穩定發展,便利市場經營主體辦理跨境貿易業務,自即日起擴大跨境貿易高水平開放試點地區範圍,並拓寬跨境貿易高水平開放試點軋差淨額結算業務種類。 ●香港文匯報記者 岑健樂、蔡競文
外匯局網站昨日發布《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進一步便利外匯資金結算 支持外貿穩定發展的通知》,主要包括三大方面,合共9條政策舉措,支持外貿穩定發展。外匯局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深化外匯管理改革,進一步便利經營主體跨境貿易收支,不斷提升跨境資金結算質效,切實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拓寬資金軋差淨額結算業務種類
相關通知主要包括三大方面:一是推動便利化政策優化擴圍。推動跨境貿易高水平開放試點優化擴圍,在現有試點地區的基礎上,進一步覆蓋更多有實需、經營主體合規狀況良好且符合國家戰略發展方向的地區。拓寬試點企業經常項下資金軋差淨額結算業務種類,支持貨款與貨物貿易相關運輸、倉儲、維修、賠償等服務費用之間的軋差淨額結算,降低資金結算費用。進一步簡化優質跨國公司經常項目資金集中收付和軋差淨額結算手續,支持銀行按展業原則為其便捷辦理經常項目外匯業務,更好釋放外匯便利化政策集成效能。支持銀行根據優質企業提供的薪酬材料,核定薪酬結購匯金額,為企業涉外員工便捷辦理相關業務。
二是支持貿易新業態等創新業務健康發展。發揮優質電商平台和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的推薦增信作用,推動銀行將更多貿易新業態相關的中小型企業納入優質企業範圍,適用更加便利的貿易資金結算政策。引導銀行轉變傳統審單方式,憑外貿綜合服務企業提供的訂單、物流等線上生成的電子交易信息,通過系統自動批量審核,為貿易新業態主體便捷辦理收付匯。督導銀行建立經常項目特殊外匯業務處置機制,對於境內機構具有真實、合法交易背景的經常項目外匯業務,按照「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高效辦理經常項下個性化、複雜化的創新外匯業務。
三是提升服務貿易企業資金使用效率。放寬服務貿易代墊業務管理,明確境內企業與交易對手方間代收代付貨物運輸、倉儲、維修等費用,可直接在銀行便利辦理相關資金收付。支持承包工程企業跨國家、跨地區集中調配使用資金,有效盤活海外工程項目的「沉澱」資金,切實降低企業財務成本,助力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朱鶴新:持續優化外匯管理體制機制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外匯局局長朱鶴新於27日「2025金融街論壇年會」演講中已預告將會推出上述9條政策措施,並指出內地將從三方面着手,着力構建「更加便利、更加開放、更加安全、更加智慧」的外匯管理體制機制。一是完善「越誠信越便利」的外匯政策體系。推動銀行外匯展業改革和貿易投資便利化改革提質擴面,目前憑指令即可辦理業務的企業數較2020年末增長5倍以上。
二是推動外匯領域高水平制度型開放。加強改革整體謀劃,統籌推進人民幣國際化與資本項目高質量開放,深化直接投資、跨境融資、證券投資等重點領域外匯管理改革。9月份,外匯局推出了跨境投融資一攬子政策,近期還將發布實施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境內企業境外上市資金管理等政策,並在自貿試驗區實施整合式外匯管理改革創新,助力拓展自主開放新局面。
三是提高開放條件下外匯監管和風險防控能力。加強外匯市場「宏觀審慎+微觀監管」兩位一體管理,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賦能智慧監管,強化跨境資金流動監測預警,提升打擊違法違規活動效能,有效防範外部風險衝擊,為促進開放合作、提升經貿韌性提供更多穩定性和確定性。
外匯局3方面9項措施支持外貿
一、推動便利化政策優化擴圍
●擴大跨境貿易高水平開放試點地區範圍
●拓寬跨境貿易高水平開放試點軋差淨額結算業務種類
●簡化優質跨國公司經常項目資金集中收付和軋差淨額結算手續
●便利優質企業涉外員工薪酬用匯
二、支持貿易新業態等創新業務健康發展
●鼓勵將更多貿易新業態主體納入便利化政策範疇
●優化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外匯資金結算
三、提升服務貿易企業資金使用效率
●放寬服務貿易代墊業務管理
●便利承包工程企業境外資金集中管理
●完善經常項目特殊外匯業務處置機制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岑健樂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