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孫曉旭)在涉及建設強大國內市場方面,「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到要大力提振消費,並以放寬准入、業態融合為重點擴大服務消費,強化品牌引領、標準升級、新技術應用,推動商品消費擴容升級,打造一批帶動面廣、顯示度高的消費新場景。國家商務部等五部門昨日發布新方案,以加強人工智能(AI)、物聯網等集成應用,並強化財政支持。
商務部、自然資源部、住建部、文旅部、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印發《城市商業提質行動方案》(下稱「方案」)。其中,方案提到,強化新興技術賦能,加強人工智能、物聯網、雲計算、區塊鏈、擴展現實等技術在城市商業體系中集成應用,包括在消費端透過智慧商業新模式,推廣一批「人工智能+消費」場景。
完善商圈大數據平台運營
根據方案,在運營端,完善城市商圈大數據平台功能,拓展全國重點步行街(商圈)客流量、營業額監測範圍和時間頻次,深入分析研判消費特點及趨勢,完善用地規劃、招商引資、物流管理、安全保障等智慧服務。在消費端,完善智能導引、精準營銷、雲上購物、沉浸體驗等智慧商業新模式,推廣一批「人工智能+消費」場景。
方案提出,促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指導商貿流通企業與電商企業合作,通過即時零售模式實現線下商業載體與線上平台聯動,發展平台下單+門店配送、門店下單+即時配送等模式;透過鼓勵電商企業與快遞企業合作,整合零散需求訂單,發展共同配送、集中配送,推廣即時配送、無人配送,提高精準響應能力,利用城市空間布局前置倉、智能快件箱、快遞綜合服務站等設施,提高末端配送效率和服務質量。
支持更多離境退稅商店
方案也提到,面向綜合消費需求培育品質業態,面向消費者綜合型購物休閒需求,在城市中心區域、重點步行街(商圈)、旅遊休閒街區、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培育一批大型商業綜合體,集聚多元化業態、場景和服務,提升國際化、高品質消費吸引力,一站式滿足多元消費需求。支持符合條件的商店成為離境退稅商店,擴大入境消費;規範市場秩序,統籌考慮線上線下、商品服務等不同業態特點,制定合理的支持政策和監管標準,整治「內卷式」競爭,建立公正平等、創新自由的營商環境。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健全消費者投訴處理和監督評價機制,推動企業誠信經營、消費者放心消費;落實落細安全生產責任,強化風險隱患排查,提高城市商業主體突發事件應急處理能力。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