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康敬)完善選舉制度後的區議會,不只是制度上的改變,更反映在區議員處理民生大小事的態度和能力上。
從小在西貢成長、用心服務街坊的李家良擔任當區多屆的區議員。他日前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如今的區議員所有精力都在服務上,社區氛圍更加正面,政府亦更積極去配合地區改善設施。「在合作的氛圍中,大家都會願意提出更多實際可行的建議。」彼此不分你我,例如最近議會內討論如何應對極端天氣常態化挑戰,建議政府重新評估將軍澳海濱防護設施,包括綜合經濟成本、社會成本與生態風險,為將軍澳制定安全且可持續的發展方案,讓海洋環境與社區設施足以應對未來的氣候挑戰。
在西貢斬竹灣抗日英烈紀念碑園內的英烈紀念亭,今年新添了一副紀念對聯:「英豪抗日千秋歌義勇 社稷迎曦八秩頌昌平」。李家良分享,去年大家已經為抗戰勝利80周年作準備,為讓更多人認識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在香港抗日的事跡,了解這段可歌可泣的歷史,宏揚愛國主義精神,他提出在西貢區興建紀念設施,以示緬懷與紀念。
此前,他特別查閱書籍,翻找歷史資料確認抗戰遺址並提供資料給民政處,隨後還實地去糧船灣視察,亦幫忙聯絡了書寫這副對聯的書法家。李家良表示,政府部門的行動亦十分迅速,除了新增紀念對聯,還在糧船灣天后廟旁涼亭設置紀念牌匾。當時這一動議得到當區全體區議員的支持,李家良感嘆:「如果還是以前的區議會,起碼有一半未必會支持。」
爭取填平窄巷 成行人路改善試點
在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完善選舉制度後,區議會迎來新局面,地區有了新面貌。李家良分享了一個市民直觀感受到的喜人變化,以前西貢正街及市場街一帶被評價為「巷內通道比較狹窄,路面不平」。如今經過積極爭取,政府已完成一處行人路改善試點工程,「以前我們常常接到投訴這裏行人路面坑坑窪窪,而現在接到的是市民的讚賞,都說『好正!』」
李家良形容,從前的區議會內反對派所關心的不是居民福祉安危,而是「為反而反」,常常以政治為界,在無謂爭拗中虛耗精力,如今就算是不同政團背景的區議員都是通力合作,為了「服務好市民」這同一個目標,做事不分你我,這樣社區氣氛更正面,市民才能真正受惠。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