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紫祥 全國政協委員 大灣區金融科技促進總會會長
「十五五」規劃《建議》全文28日發布,提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支持港澳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等,為香港在由治及興新階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指明方向。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與大灣區核心城市,香港應以金融科技為突破點,在國家現代化進程中再譜新篇。
在「一國兩制」下,香港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在「十四五」期間充分發揮「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作用。面向「十五五」,香港需以「愛國者治港」原則凝聚社會共識,未來主動對接「十五五」規劃中的港澳篇章,將自身發展嵌入國家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高水平對外開放等戰略布局中,確保發展方向與國家大局同頻共振。
培育新質生產力
以金融科技賦能高質量發展,契合《建議》中「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要求,是香港的核心機遇所在。《建議》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金融科技正是新質生產力在金融領域的重要載體。香港已集聚逾千家金融科技企業,涵蓋數字銀行、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等多元業態,更通過證監會「ASPIRe」路線圖等構建了領先的制度環境。未來應進一步深化改革,在監管安全與創新活力間實現平衡:依託證監會虛擬資產基金認可經驗,開發更多期貨期權產品,將虛擬資產納入稅收優惠範疇;以生成式人工智能高使用率優勢為基礎,落實在金融市場負責任地應用人工智能的政策宣言,推動金融服務效率升級,助力國家「數字中國建設」戰略。
香港須立足大灣區協同發展,構建跨境融合生態,踐行「優化區域經濟布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理念。《建議》提出「發揮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疊加效應,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發揮重點區域增長極作用,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系」。大灣區內地城市為香港提供最佳實踐場景,香港須以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為支點,推行「邊建設、邊進駐」模式以吸引創科企業集聚,推動金融科技與深圳硬科技、廣州製造業深度融合;應擴大大灣區金融科技跨境試點,助力本地持牌企業拓展內地服務範圍,通過「經珠港飛」、「海空聯運」等基建網絡,實現金融科技服務與實體產業的跨區域聯動,強化「深圳—香港—廣州」全球第一創新集群的引領作用。
統籌發展與安全
統籌發展與安全,築牢風險防線,是香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支撐。《建議》強調「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在金融科技領域尤為重要。香港需秉持「相同業務、相同風險、相同規則」原則,完善虛擬資產質押服務監管指引,持續評估投資者准入標準,既保障市場活力又防範系統性風險。同時依託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優勢,將金融科技與人民幣國際化結合,開發跨境支付、財富管理等合規產品,在服務國家金融安全的同時,鞏固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