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琴台客聚】江中靖的二重身

2025-10-30 04:01:21 琴台客聚
●藝術家江中靖與她的「二重身」。 作者供圖

伍呆呆

想起江中靖的時候,我腦中浮現的是她在香港中文大學讀研究生時,以及在香港獨立電影《涅雲奴》中擔任女主角時,那一襲白衣、長髮飄飄,夢幻般的,像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小仙女的樣子。實在是很難將她與機器人聯繫在一起。然而,在10月23日這天,英國倫敦UCA(英國創意藝術大學)畫廊裏出現了一個和江中靖一模一樣的機器人。確切地說,是一個和江中靖一模一樣的機器人頭顱。

這天是藝術家江中靖的個人展覽《I Dream a Lot but I Never Sleep》(我一直在做夢,但從不沉睡)開幕的日子。那個和江中靖一模一樣的機器人,使江中靖成為全球首位自創機器人二重身的女藝術家,包括BBC在內的多家媒體紛紛前往採訪,《I Dream a Lot but I Never Sleep》成了UCA畫廊年度最火爆的個展,江中靖和她的二重身機器人當即接到了坎特伯雷郡的巡展邀請。

我立刻又覺得江中靖有一個「二重身」機器人是必然的。

「90後」的江中靖從在深圳藝術學校音樂系學音樂,到後來轉學美術,到後來在香港中文大學就讀視覺文化研究碩士,又獲得了「雅昌杯」年度攝影師大獎,是首屆國際青少年和平藝術獎的指定攝影師,其間她多次在中國和世界各地舉辦個人攝影作品展。江中靖視攝影為生命,她在攝影的過程中一直在尋找和探索「人與環境與自我之間的關係」,她用鏡頭去捕捉萬物的變化,在鏡頭裏看到人與環境的矛盾,感受到所有生命的孤獨。於是,她在與母親鄧燕婷合作出版了散文集《散珠兒》之後,又推出了她的攝影作品集《瓜蟲》。

出版《瓜蟲》的時候,江中靖已經在倫敦UCA攻讀純藝術博士學位,她研究的方向是機器人情感藝術。

從攝影藝術到機器人情感,江中靖的初衷其實從未改變。江中靖是一個在愛中長大的女孩,因此她更懂得愛,比常人對生命有着更多的熱愛和悲憫。作為藝術家,江中靖更加地關注這個愈來愈多的東西可以被機器人替代的時代,人類普遍的孤獨,彼此之間的情感需求,以及人與機器之間不斷演變的邊界。

「二重身」來自德語「Doppelganger」,指沒有生物意義的血緣關係的兩個外形相同的人。加拿大藝術家弗朗索瓦布魯內爾曾通過攝影計劃「我不是高仿」來收集數百名相貌相似者案例,探究人與人的「二重身」之間的情感聯繫。江中靖卻大膽地用自己的樣子建模,獨創了機器人二重身,給它命名「Zhongjing 2.0」,以自己血肉之軀的對比和感受,用二重身與未來陪伴體的融合,邀請參展的觀眾共同思考:在數字時代,機器人是否真的能作為陪伴人類的另一種形式?藝術如何容納這種深切的渴望?

展覽現場很魔幻,觀眾們面對長得和藝術家江中靖一模一樣的機器人頭,好奇地輪番與其天馬行空地對話,似乎自己面前不是一個機器人頭,而是一個如同江中靖一般的年輕女孩,看起來既有些詭異,又有一點浪漫。而真正的江中靖佇立在旁,一邊繼續做夢、一邊獨自清醒,注視着與自己一模一樣的「二重身」,也注視着人類的未來。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