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愉韻度曲】為書畫題跋

2025-10-29 04:01:35 愉韻度曲

梁君度

畫家楊賽麗女士讓我在她兩幅山水畫長卷題跋,兩畫分別是她在大浪灣和石澳寫生之水墨丹青。細讀兩幅畫作後,予以小行書分別題跋如下:

「觀賽麗寫生大浪灣,恍若身臨其境。浪捲雲舒,海天共色,好一派壯麗之象。賽麗以筆為刃,墨作筋骨,繪浪濤洶湧之勢,如聞驚濤拍岸之聲;染海天浩渺之色,盡顯宇宙無窮之境。其筆觸細膩處,似能觸沙灘之柔;勾勒靈動時,如可感飛鳥之逸。吾知賽麗作畫,心懷赤誠,情寄山川。此作於大浪灣寫生而來,滿含自然之靈韻、創作之熱忱。予深信,賽麗丹青之路,必如大浪灣之浪,奔湧向前,佳作不絕。」

「賽麗方家石澳寫生,恰遇千帆競渡,觀海天一色,浪擊墨崖,遂成此幀。余興之所至,以4句記之:

墨崖吞駭浪,

素練卷奔雷。

遠浦千帆小,

天風送影來。

畫中山石如墨,正似怒海吞舟;濤聲拍岸,若白練翻捲,隱有雷動。遙看遠浦,千帆競發,小如星點,卻見天風鼓帆,舟影隨浪,與畫中石澳之景相映成趣。蓋寫生貴於紀實,更在捕剎那之神,此幀既得山海之雄,亦藏千帆之動,賽麗不負此行巧遇也。」

古人常為書畫題跋,或述其來歷,或評其筆意,或抒己之感懷,使作品更添文心雅趣。蘇軾寫下了被譽為「天下第三行書」的《黃州寒食詩帖》。其後,他的好友兼門生、「宋四家」之一的黃庭堅看到了這幅作品,並在卷後寫下了一段著名的題跋:「東坡此詩似李太白,猶恐太白有未到處。此書兼顏魯公、楊少師、李西臺筆意。試使東坡復為之,未必及此。它日東坡或見此書,應笑我於無佛處稱尊也。」

董其昌常在畫作上題寫長跋,內容涉及真偽鑑定、風格分析、源流考證和藝術理論的闡發。如他在董源的《瀟湘圖》等作品上的題跋,幾乎重新梳理和定義了「南宗」山水畫的歷史。

題跋一事,非止於技,更在於心。須讀懂畫者胸中丘壑,方能以文字相和。賽麗寫生,能以筆奪造化之神;我題數語,願以墨續山水之魂。畫與文合,遂使咫尺素紙,竟成萬里雲濤。此中真意,恰如石澳題詩所云——「天風送影來」,不獨帆影,亦是藝心隨風悠遠,綿延不絕。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