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藉全運火炬傳遞 促灣區創新共融

2025-10-28 04:42:38 評論

由粵港澳三地共同承辦的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將於11月9日開幕,大會昨日公布火炬傳遞活動安排詳情。活動以「三地聯動、四城同傳」形式進行,火炬途經粵港澳三地多個具代表性地標,並會採用「無感通關」模式制定專屬保障方案,開展火炬及配套設備、火炬手和護跑手服裝等通關運輸工作。十五運會火炬傳遞活動,為粵港澳大灣區跨境體育活動探索更多創新模式,展現灣區充滿活力生機,更就新型通關模式先行先試,便利灣區人員往來,促進灣區民心相通,推進「一小時生活圈」建設,共建宜居宜業宜遊的國際一流灣區。

廣東、香港、澳門賽區昨天在廣州舉行火炬傳遞新聞發布會,同日香港賽區統籌辦公室聯同警務處和運輸署代表舉行聯合記者會,簡介火炬傳遞香港站的路線和相關交通運輸安排。據介紹,廣州、深圳、澳門、香港四個城市將於11月2日上午同步開展火炬傳遞,最後四市火炬將在當天下午送到廣州進行融火儀式,以銜接十五運會開幕式場內火炬傳遞和主火炬點火。

四個城市的火炬傳遞路線各有特色。廣州賽區火炬傳遞路線突出「千年商都」的城市特色;深圳賽區大部分路線由空中傳遞,突出「開放之城」的城市特色;澳門賽區火炬傳遞將途經澳門多個旅遊區;至於香港賽區,火炬將橫越維多利亞港並途經多個著名地標,其間會使用渡輪和開篷巴士,最後抵達啟德體育園,向全世界觀眾展現本港由治及興階段的新氣象以及最新建設成就,彰顯香港國際城市、盛事之都的迷人風采。

十五運會的火炬傳遞是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發展成就的重要展現。智能機器人、無人駕駛汽車、低空飛行器等將亮相於火炬傳遞路線,突出灣區建設國際創新科技集群的驕人成就,展示科技與體育深度融合,推動灣區產業轉型升級,為經濟多元發展注入強大動能。

應用跨境賽事的「無感通關」模式也是這次火炬傳遞活動的另一亮點,目標是實現火炬「當天起運、當天到達」,以展示灣區「一小時生活圈」的精彩和便利。「數字通關」「無感通道」是世界各地出入境模式轉變的大趨勢,而灣區融合發展,更需要研發及廣泛應用快速便利的通關系統,疏導龐大的跨境人流,排除灣區民眾互相往來的障礙,化解物理和心理上的阻隔。

現時「無感通道」已在部分港澳與內地之間的口岸實施,包括深圳灣口岸及珠海拱北口岸,並計劃會在更多口岸推行。至於在跨境體育盛事層面,去年11月24日舉行的粵港澳公路單車賽暨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公路單車測試賽,三地主辦方就已率先創新推出「通關查驗前置+閉環管理」模式,實現人、車、物「零延時、零接觸、零等待」的智慧通關,過程順暢。

此次全運會火炬傳遞再次使用「無感通關」模式進行跨境運送,可為未來灣區舉辦更多跨境體育項目探索更多可能性,吸引世界各地選手以及媒體對灣區的注目,開發灣區盛事潛力。更為重要的是,透過體育活動中使用的「無感通關」安排,可以進行數據聯通以及出入境查驗管理等試驗,研究將類似模式廣泛應用於一般口岸,為促進灣區民心與經濟融合發揮重要作用。

十五運會火炬傳遞活動經過精心設計,向世界展示了灣區現代化的創新空間,以及豐富的文旅活動資源,繪出粵港澳三地深度融合的底色。本港作為承辦城市之一,以及多個全運項目的比賽場地,市民都應該共襄盛事,感受全運會的澎湃活力,見證香港與粵澳全力衝刺辦好全運會,共築灣區融合夢。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