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兮文財經觀察】跨越十字路口——香港在挑戰中探尋新機遇(二之二)

2025-10-28 04:07:58 財經

兮文

香港的成功,得益於其作為全球最開放經濟體之一的角色。然而,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香港這座連接內外的「橋樑」,也不可避免地受到風浪衝擊。無論是外部地緣政治風雲,還是內部政策與治理挑戰,都要求香港以更大智慧和勇氣,在堅守根本優勢的同時,積極尋求變革與突破。

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面臨新挑戰

外部環境:「脫鈎」寒流對高度開放造成信任挑戰。近年來,個別國家推行「脫鈎」政策,不僅導致貿易摩擦和地緣政治局勢惡化,令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也可能觸發市場樂觀情緒在短時間內逆轉,引致金融市場的大幅波動。地緣政治的緊張氛圍,也不可避免地影響着國際資本和人才選擇香港時的長期信心。

內部政策:貨幣政策的「兩難」與監管透明度的平衡。香港一直發揮着資金雙向流動的渠道作用,在港元與美元掛鈎的聯繫匯率制度下,香港的貨幣政策必須跟隨美聯儲的步伐。市場對美國政府償還債務能力的關注,可能影響美元資產以及美元兌其他貨幣的表現。而香港的經濟周期與貨幣政策在聯匯制度下的矛盾在於,儘管經濟周期步入收縮期,存在負產出缺口和總需求不足,理論上應實施寬鬆的貨幣政策,但實際卻可能相反。

「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需更好結合

因此,在貨幣政策的「不變」中,應尋求其他政策的「萬變」。一方面,加強財政政策的精準調控,借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的經驗,精準施政,在被動加息周期提供政策上臨時性的轉移支付,充分發揮政策組合拳優勢,充分發揮「穩定器」作用。另一方面,在主動作為中促進貨幣政策的補缺和有效。一個開放透明、高效靈活、與國際最佳實踐接軌的監管環境,不僅是提升香港競爭力、吸引和留住全球資本的「基礎設施」,也是維護高度自由開放市場、對沖外部不確定性的「軟實力」。

治理理念:「小政府大社會」成功培育了香港高效、專業的金融服務,但面對地緣政治動盪和技術大變革的浪潮,治理體系的現代化轉型已成為應對更加複雜的社會和經濟難題的必然要求。因此,在識變應變求變中,政府要更加主動作為,以「積極有為」促進「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的更好結合,將「一國兩制」獨特優勢在市場中發揮更加積極和有效的作用。

香港新機遇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挑戰雖存,但香港最大的機遇始終在於「背靠祖國、聯通世界」。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世界經濟增長的核心引擎,正是香港破局開新、再創輝煌的動力源泉。服務「雙循環」,打造企業「出海」與「引進來」的聯通紐帶。去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衝破1萬億元人民幣,內地企業「出海」步伐明顯加快,同時全球對「中國智造」產品需求加大,對於中國市場關注度持續提升,香港作為雙向開放平台的紐帶優勢愈加凸顯。香港應積極把握歷史機遇,進一步吸引企業來港設立財資中心和區域總部,帶動跨境結算、融資、會計、法律等專業高附加值的服務。

建設「總部經濟」,輻射新興市場,提升全球資源配置能力。新一份施政報告已前瞻提出,推動銀行業尤其內地銀行在港設立區域總部,利用香港優勢輻射開拓東南亞和中東等地區市場,提供更全面的跨境金融方案。

發揮優勢做好「僑金融」大文章

擁抱金融科技,探索人民幣國際化的「創新動能」。人民幣國際化歷經十餘年發展已經取得顯著進展,但仍面臨離岸人民幣市場深度不足、境外主體持有人民幣的意願受限、跨境結算中美元佔據先行優勢等發展瓶頸。Web3、穩定幣等金融科技的興起,為人民幣國際化突破瓶頸提供了「彎道超車」的可能,也關係到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鞏固與提升。香港應主動作為,在有效管控風險下,探索構建穩定幣生態系統,以掛鈎港幣為實驗藍本,依託其離岸人民幣樞紐地位,積極推動與人民幣掛鈎的穩定幣研發與應用;推動監管框架創新,逐步打造制度高地,創立並完善相關法律體系。

深化區域合作,做好「僑金融」大文章,彰顯「超級聯繫人」價值。作為深耕多年的國際金融中心,香港與東南亞、中東、歐盟等地區建立了緊密的經貿聯繫,尤其長期作為華僑資本與業務往來的中轉站,擁有成熟的跨境金融、法律及專業服務體系,香港應進一步發揮這一傳統優勢,做好「僑金融」這篇大文章,依託「一國兩制」構建雙向開放的橋樑,協助僑胞參與「一帶一路」及大灣區建設,進一步凸顯香港的「超級聯繫人」價值,真正做到「金融惠民生、通僑心」。

從「超級聯繫人」邁向「價值創造者」

回望香江,燈火閃亮,香港金融業今日的繁榮,建立在「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穩健的資本根基,以及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樞紐的深厚積澱之上。然而,在全球金融格局深刻重塑、數字浪潮席捲而來、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加劇的今天,競爭優勢將面臨被侵蝕的風險。而真正的遠見,恰恰源於對所面臨挑戰的清醒認知和主動作為。香港的金融體系雖資本充足、市場活躍,但在全球競爭白熱化的現實下,僅依靠傳統的互聯互通模式已顯不足。過去的「跟隨」與「學習」雖成就了今天,但無法定義明天。這意味着香港的角色,需要從資金與信息的「超級聯繫人」,逐步轉向新規則、新標準、新價值的「主動創造者」。

「於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唯有以更堅定的挑戰意識、創新意志擁抱變革,才能在時代浪潮中把穩舵輪。我們堅信,香港不僅能持續鞏固國際金融中心的卓越地位,更將在這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全球金融變革的版圖上,刻下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香港印記」。

(全文完)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