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兌現了『打造健康中國,健康香港』的競選承諾,爭取優化香港醫療體系,促進粵港澳大灣區醫療互聯互通,推動香港發展成為國際醫療創新樞紐,有關倡議得到特區政府全面考慮、積極落實,對這4年任期可以說無憾!」第七屆立法會議員、國際著名眼科醫生林順潮日前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說,在落實「愛國者治港」下,行政立法良性互動,自己聯同一眾立法會議員,與特區政府及社會各界在這4年推動本地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等方面取得豐碩成果,可以說各界都能夠齊心聚焦於香港的建設,相信來屆立法會定將承前啟後,繼續謀劃長遠,讓香港更好把握國家「十五五」機遇,在由治及興的道路上邁步前行。
香港不只有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孕育不少世界頂尖科研團隊,更是「超級聯繫人」。林順潮說,這些優勢使香港在發展醫療創新產業上大有可為,但即使本地院校在生物醫藥領域有卓越表現,單靠本地市場難以吸引國際藥企進駐。因此,推動香港發展成為國際醫療創新樞紐是他上任時的核心目標,致力為香港爭取實現這一願景的三大關鍵條件:一是強化藥物審批能力和效率,推行新藥「第一層審批」,鼓勵研發藥物在香港落地;二是爭取在香港研發註冊的藥劑製品能進入內地,在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應用;三是增設醫學院以培育人才及創新團隊等。
「港澳藥械通」實施範圍有序擴大
如今,「1+」新藥審批機制已於2023年實施並持續擴展、香港藥械監管中心將於明年年底前成立,香港正逐步邁向「第一層審批」;「港澳藥械通」實施範圍正有序擴大;香港正籌備建設第三間醫學院;特區政府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積極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等「一區兩園」協同發展項目等,醫療創新範疇近年取得長足發展。林順潮認為,這些措施反映特區政府有很全面考慮議員在立法會的建議,即使特區政府的資源有限,且涉及內地的事宜需與當地政府協商,種種有利香港長遠發展的方案都依然得到務實、有遠見的評估,合適的都能得到適當跟進,「我們正在優化藥物審批,結合第三間醫學院的建設,期待來屆立法會繼續積極推動有關工作,吸引更多國際藥企落戶香港,推動本地生物醫藥產業蓬勃發展。」
速命名毒品「依托咪酯」 防美化吸毒
良性的行政立法關係猶如幹實事的效率「加速器」。公共健康工作方面,林順潮說,自己和不同界別的立法會議員攜手推動控煙及反吸毒工作等,得到特區政府大力支持。例如,自己今年6月在立法會的口頭質詢建議指出毒品「依托咪酯」當時被叫作「太空油毒品」過於浪漫,易導致年輕人出現美化聯想,建議特區政府以其成分「依托咪酯」命名,以防止毒販繼續刻意美化「太空油」,誘騙年輕人吸食,而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很快便回應他會重新命名。其後,特區政府於7月31日起正式把該毒品改名為「依托咪酯」。「這些反應迅速的舉措不只有助提高公眾對毒品危害的警惕,也是行政立法高效互動、良政善治的好例子。」林順潮說。
現屆立法會履行了基本法第二十三條本地立法的憲制責任,林順潮說,穩定的社會環境是社會發展的前提,正如當一些東南亞國家政局不穩,發展就會停滯不前。「今屆立法會進一步完善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完善了地區治理,讓香港由亂到治,終於迎來由治及興的局面。」
對於下一屆立法會,林順潮寄予厚望,期望議員繼續推進香港成為國際醫療創新樞紐,實現經濟多元化。「香港要對接國家發展戰略,善用『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未來世界屬於有遠見的人,我們需要制訂清晰的目標和規劃,定能靈活應對挑戰。」他鼓勵有志之士投身立法工作,利用這個平台為社會發聲,推動有益於社會發展與民生改善的政策。 ●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子晉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