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第七屆立法會昨日舉行最後一日大會,在中午完成表決最後一項議員議案後,主席梁君彥隨即宣布休會。梁君彥有感而發地說,今屆做到以往立法會做不到的事,追回以前因為內鬥、內耗失去的機會,展現應有的香港速度,成績亮麗有目共睹:今屆處理了三隧分流、撤銷強積金對沖、規管網約車等「老大難」問題,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事不避難、建言有為、守正創新、實幹有為。」他表示,今屆立法會為將來的立法會邁向更高水平打下堅實基礎。他鼓勵愛國愛港者應當仁不讓出來參選,令新一屆議會有底氣能量,相信只要每一名議員、官員和香港人抱着「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精神,「喺新時代下,香港一定掂!」
梁君彥在會上表示,自己從2004年第三屆立法會當選立法會議員,至今在議會工作21年,過去9年更有幸擔任主席,與大家一起走過高山低谷,經歷順流逆流,感謝議員支持他成為完善特區選舉制度後的首屆立法會主席。他強調,立法會作為民意代表機構,衡量其表現最客觀公道的準則,在於能否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撤積金對沖 規管劏房網約車
梁君彥表示,在堅守行政主導的原則下,本屆立法會與特區政府攜手迎難而上,三隧分流、取消強積金對沖、規管劏房和網約車等積聚多年的「老大難」問題都成功在本屆立法會得到有效處理,同時通過很多加強投資者信心、提升香港競爭力的政策措施。他形容,最令本屆立法會自豪的是歷史性地完成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履行延誤了逾26年的憲制責任,「假如過往議會亂局持續,這些老大難問題根本難以獲得正視處理。即便處理,亦會被冗長的發言、無意義的修正案、無休止的傳召以及記名表決的鐘聲所拖垮。」
他強調,議會重拾理性是香港之福,同時反駁所謂議會鐘聲和衝擊減少代表議員工作輕鬆的說法,是不了解行政立法良性互動的重要性,「相信議員面對的挑戰和辛勤付出從來沒有減少,只是從過往鏡頭前的劍拔弩張,轉化為現時的務實協商、深耕細作。」
1800項修正案 近半應議員意見提出
他舉例指出,特區政府就66項法案提出合共逾1,800項修正案,當中近半是因應議員的意見而提出,例如《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共有181條條文,政府提出91項修正案,這些都是政府接納法案委員會的意見而提出。
做好配合與監察 展開良性互動
他重申,立法會不是橡皮圖章,政府也非一言堂,立法會要真正做到配合但不掣肘,監察但不刁難,本屆立法會充分顯示行政立法關係正處於良性互動的歷史性高位。
梁君彥期望新一屆立法會議員繼續秉持心懷國家、胸懷民本、忠誠履職的使命,以國家及香港整體利益為依歸,積極建言獻策,履行立法會憲制職能。他憶述,自己曾提及「23」是本屆立法會的幸運號碼,適逢大會最後一天又是23日,形容是本屆立法會會期圓滿成功的日子,祝福一眾議員無論在哪個崗位都身心康泰,事事順利,也祝福國家及香港乘風破浪,繁榮昌盛。
昨日會議前,全體議員出席了早餐會,向梁君彥送上附有88名議員簽名的心意卡。梁君彥則向每名議員送上一張印有手繪全體議員樣貌的心意卡,並寫上「上下一心 服務市民」。會後曲終人散時,全體議員隨即在會議廳拍攝大合照,留下美好回憶。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