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蕊、實習生 張媛媛 河南報道)「黃河啊!俺咧娘!」一聲帶着濃郁河南鄉音的深情呼喚,近日在河南滎陽桃花峪的黃河中下游分界碑前響起,瞬間觸動了在場所有海外華文媒體高層的心底共鳴。老家河南焦作的加拿大《環球華報》社長司曉紅,望着遠處橫跨大河的桃花峪黃河大橋,難掩歸鄉的激動與眷戀。此刻,這群跨越山海歸來的海外傳媒人,正站在母親河的「腰身」之上,見證黃河從峽谷奔湧而出、由湍急漸趨從容的地理轉折,也觸摸到了中華民族血脈中最鮮活的文明印記。
作為「2025海外華文媒體高層中原行」的重要一站,23日上午,來自全球30家海外華文媒體高層齊聚滎陽,先後探訪黃河中下游分界碑、遠觀桃花峪黃河大橋、憑弔楚河漢界鴻溝遺蹟,在古今交融的實景畫卷中,親身感受中原大地的歷史底蘊與時代活力。
感嘆中國縣域經濟強勁動能
阿聯酋迪拜新聞網副社長楊志宏向香港文匯報記者感嘆到,滎陽這座看似低調的縣級市,徹底顛覆了他對「小城經濟」的固有認知—深厚的歷史底蘊之外,滎陽蓬勃的科技創新活力與高端產業布局,更讓其看到中國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
在鄭州華晶金剛石股份有限公司,格魯吉亞《團結報》副總編冀益萍對人工鑽石飾品連連稱讚。據了解,以華晶為代表的河南人造鑽石企業,早已憑藉技術突破與產能優勢,改寫全球市場格局。數據顯示,河南人造鑽石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80%以上,佔全球總產量的60%以上。
「從改寫全球格局的人造鑽石,到支撐高端製造的空心玻璃微珠,滎陽的科技企業既有技術深度,又有產業廣度,這樣的發展成果值得被更多海外華人乃至全球市場看見。」海外華文媒體參訪團一行紛紛表示,下一步將通過文字、影像等多元傳播途徑,把滎陽的優質科技產品與「全球人造鑽看河南」的產業故事推向世界,助力滎陽科技產業對接國際市場,為推動中國縣域品牌「走出去」貢獻媒體力量。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