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應政府採購飲用水事件,財庫局局長許正宇昨日下午公布檢討政府採購機制專責小組提出的先行措施,並已邀請首長級甲一級政務官劉焱就此事進行紀律調查。政府認真全面查找採購機制存在的不足,採取必要補救措施堵塞漏洞,同時展開紀律調查,不會將違法行為「輕輕放下」,以加強問責完善採購管理制度,充分反映本屆政府致力建立良好治理文化,推進良政善治。
公眾一向認為政府有嚴謹的採購審核機制,但此次發生冒牌飲用水成功投標的情況,反映政府的採購制度存在明顯漏洞,公眾更關心政府如何亡羊補牢,防止類似事件再發生。昨日公開的審計署就審查採購樽裝飲用水招標過程所提交的管理建議書亦指出,事件中部分情況涉及人為失誤、培訓不足及程序紕漏,有多方面需要加強。
物流署已落實六項由檢討政府採購機制專責小組提出的先行措施,圍繞制度改革、加強部門間信息互通和重塑工作文化三方面,盡早堵塞政府採購程序的漏洞。公眾希望迅速落實相關措施,強化採購管理制度、明確訂明盡職審查要求,切實提升政府採購部門對盡職審查的重視,增強審查能力,做好政府採購的把關者角色。
加強對執行制度人員的問責,更是確保制度有效運作的關鍵。負責紀律調查的劉焱表示,調查將涉及十多名物流署及庫務科人員,將釐清他們在事件中的責任輕重,是否有違反部門規定、是否有不當行為等,或工作表現是否未符合職級標準。她稱已即時開始調查,會識別涉事者,有需要會約見及請他們作陳述,目標今年底完成調查,如結果顯示有紀律或表現問題,會交由公務員事務局跟進。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則指出,是次調查範圍包括前線、中層及高層人員,無論有關人員是否已退休、是否在職,都會包括在調查內。劉焱亦表示,在進行紀律調查期間,如果發現違法情況,作為公務員有責任舉報。她重申,不假設調查期間會發現有人違法,但如果發現,不會因為正進行紀律調查,而將可能發現的違法情況「輕輕放下」,「大家可以放心。」
政府徹查事件,根據結果作出紀律處分,任何人必須為個人的疏忽、失職負責,不會因特殊身份而獲得特殊照顧,顯示政府回應社會關切、加強施政問責的決心。
今年公布的施政報告提出設立「部門首長責任制」。行政長官李家超表明,設立新機制其中一個主要目的,是把司局長就制訂政策須政治問責和公務員就執行政策須行政問責,兩者更好銜接起來。落實「部門首長責任制」,建立更健康有效的管理制度,部門首長及負責管理的高級公務員即時介入,有利降低犯錯的機會。政府持續改善管理制度,努力提升治理效能,盡責為民謀福,公眾樂觀其成。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