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平 美國人工智能科學院通訊院士、世界生產力科學院院士、吉貝克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
真實業務流程數據作為真實數據資產( Real Data Assets,RDA)的核心組成部分,憑藉 「客觀性、即時性、可追溯性」,成為解決數據資產融資信任難題的關鍵,其增信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為金融機構提供可信數據
提高金融機構信任度:真實業務流程數據在提升金融機構對企業信任度方面發揮着關鍵作用。傳統信貸評估中,金融機構常因資訊不對稱而對企業風險難以準確判斷。而真實業務流程數據能提供企業運營的全景圖,涵蓋採購、生產、銷售等各個環節。金融機構可通過對這些數據的分析,深入了解企業的經營模式、市場競爭力和財務健康狀況。例如,穩定的採購數據反映企業供應鏈的可靠性,持續增長的銷售數據體現市場需求和企業的盈利能力。這種基於數據的全面洞察,使金融機構能更精準地評估企業風險,降低資訊獲取成本和信貸風險。
此外,真實業務流程數據具有即時性和不可篡改的特點,能有效避免企業粉飾財務報表等造假行為。金融機構可以即時跟蹤企業運營動態,及時發現潛在風險並採取措施。因此,真實業務流程數據能顯著增強金融機構對企業的信任,為企業融資創造更有利的條件。
助企業取得相對低貸款利率
降低融資成本:真實業務流程數據的增信功能可顯著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在傳統融資模式下,金融機構為應對資訊不對稱帶來的風險,往往會提高貸款利率或設置嚴苛的擔保條件,這增加了企業的融資成本。而真實業務流程數據能有效改善這一狀況。其具有客觀性和即時性,能為金融機構提供全面且準確的企業運營資訊。金融機構借助這些數據,可更精準地評估企業的還款能力和信用狀況,降低評估風險。例如,通過分析企業的供應鏈數據,能清晰了解其上下游交易情況和資金周轉效率。當金融機構對企業風險有更清晰認知後,就會降低風險溢價,給予企業更優惠的貸款利率。同時,可能減少對抵押物的依賴,降低擔保費用等相關成本。這樣一來,企業在融資過程中所需支付的各項費用減少,整體融資成本得以有效降低,進而提升企業的資金使用效率和市場競爭力。
促金融模式改變 拓寬融資渠道
拓寬融資渠道:真實業務流程數據通過增信作用,有力地拓寬了企業的融資渠道。傳統融資模式下,金融機構主要依據企業的財務報表、固定資產等進行風險評估,許多輕資產、數據密集型企業因缺乏傳統抵押物而難以獲得融資。而真實業務流程數據的引入改變了這一局面。
一方面,它為供應鏈金融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據。金融機構可基於企業在供應鏈中的真實業務數據,評估其在產業鏈中的地位和穩定性,為企業提供針對性的供應鏈融資服務,如訂單融資、應收賬款融資等。另一方面,也促進了新興金融模式的發展,如數字信用融資。憑藉真實業務流程數據構建的企業數字信用畫像,金融科技平台能夠精準評估企業信用狀況,為企業提供線上化、高效率的融資解決方案。企業不再局限於傳統銀行貸款,可通過更多元化的渠道獲取資金,滿足不同發展階段的資金需求,進一步推動自身的創新與發展。
有利企業定下前瞻兼科學戰略
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真實業務流程數據的增信功能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大助力。從戰略決策層面看,增信後企業能憑藉更可靠的數據向管理層展示業務全貌,使決策更具前瞻性和科學性,避免因資訊不足導致的盲目擴張或保守經營,保障企業在長期發展中保持正確方向。在資源獲取方面,良好的信用有助於企業吸引優質的合作夥伴,建立穩定的供應鏈和銷售渠道。同時,更容易獲得金融機構的資金支持,為企業的研發創新、市場拓展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從市場聲譽角度,增信讓企業在市場中樹立起誠信、可靠的形象,增強客戶的信任和忠誠度,提升品牌價值。這種品牌優勢能轉化為持續的市場競爭力,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實現長期穩定的發展,達成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的統一,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未來,隨着政策的進一步完善與技術的持續迭代,RDA有望在更多行業落地生根。當數據資產通過RDA實現「可信、可量、可用」,當數據要素市場形成「規範有序、高效流轉」的生態,數據將真正成為驅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助力國家數字經濟競爭力提升的核心動力。從「數據入表」到「價值變現」,從「資產確認」到「生態繁榮」,RDA正在開啟數據資產價值最大化的新征程,而這一征程的每一步突破,都將為數字經濟的未來注入更強勁的活力。 (全文完)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