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屆「大公盃」粵港青少年三人籃球聯賽(廣東賽區)活動18日在穗拉開帷幕,同步啟動了「國際青年體驗官廣東行」活動。兩天來,來自香港張振興伉儷書院的部分師生和來自暨南大學的港澳及海外留學生代表,以及多位香港KOL(關鍵意見領袖)一起走進廣州市番禺區,先後參觀了海大科學園、廣汽集團、紫泥堂創意園和寶墨園,感受當地在科技創新和文旅產業方面的發展情況,進一步拓展體育之外的人文交流維度。●文:香港文匯報記者帥誠、敖敏輝 廣州報道 圖:香港文匯報記者 帥誠
番禺擁有2,200多年的悠久歷史,是嶺南文化重要發源地,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文旅資源豐富,孕育出廣東音樂「何氏三傑」、嶺南畫派「二高一陳」等一大批歷史名人。同為國家級景區的寶墨園和紫泥堂都位於紫坭村。這座始建於南宋時期的村落,傳說是因有大片呈紫黑色的土壤而得名,憑藉獨特的歷史風貌與文旅魅力,於去年被評為廣州十大特色旅遊鄉村。
19日上午,國際青年體驗官們首先來到了紫泥堂。作為廣州市首批工業文化遺產,紫泥堂文化創意園前身為原廣東省最大規模蔗糖廠──廣東省國營紫坭糖廠,如今經過改造,保留了蘇式建築和部分工業裝置,融入了塗鴉牆、藝術街區等潮流元素,成為「廢舊工業風」十足的「網紅打卡點」。
「作為一名媒體內容製作者,我對紫泥堂印象非常深刻,經過改造活化,這裏不僅保留了時代建築的復古特色,也開設了各種咖啡館、影視動漫夢工廠和專業影棚,兼具了娛樂性和功能性。」香港KOL夏泳迦坦言,兩天的行程中自己邊走邊拍,積累了豐富的素材,準備回港後剪輯成Vlog(Video Blog,影片部落格),向香港朋友介紹這些精彩的地方。
波蘭留學生讚中國園林漂亮
國際青年體驗官們還來到了始建於清末民初的寶墨園,如今這裏已成為集清官文化、嶺南園藝、嶺南古建築、珠三角水鄉特色、古今藝術精品於一體的文化地標。
行走其中,嶺南古建築間點綴着色彩繽紛的三角梅,石橋下成群的錦鯉隨着遊客的身影游弋,獨特的中式園林意境給來自波蘭的暨南大學留學生Kuba留下了深刻印象。「我非常喜歡中國文化,所以來到廣州留學,這次有幸見到這麼漂亮的中國園林,讓我感覺很棒。」他透露,自己在留學期間已經去過北京、上海等城市旅行,將來還計劃去四川看大熊貓。
寶墨園鎮園之寶成打卡熱點
寶墨園的鎮園之寶──列入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的「清明上河圖」瓷塑浮雕也吸引了體驗官一行打卡留念。來自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香港學生楊睿鵬和澳門學生樊俊麒,舉着專業相機認真拍攝記錄。「之前也去過蘇州園林,這次在寶墨園見到了風格完全不同的嶺南園林,讓人大開眼界,還有用蠟像場景講述包拯斷案故事的展廳,我們參觀後也頗有收穫。」樊俊麒說。
香港學生楊睿鵬則表示,身為新媒體傳播專業的學生,能夠有這樣的機會一邊參觀一邊拍攝磨煉技巧,有助於自己專業能力的提升,「希望今後能夠有更多這樣的交流活動,為港澳學生創造更多實踐機會。」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