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五」中國金融市場高水平開放穩步推進,內地深化與全球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取得大進展,「互換通」上線,優化「債券通」機制,推出離岸債券回購業務,便利境內外投資者通過香港「一點接入」境內債券市場和金融衍生品市場。截至今年8月末,來自全球近80個國家和地區近1,170家境外投資者進入中國債券市場,總持債規模約3.9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債券通」開通前增長近4倍。全球排名前100的資產管理機構中,已有80餘家進入中國債券市場。
與此同時,推動金融市場發行交易、登記結算、稅收、評級、風險處置等各項制度規則與國際接軌,提高金融市場國際化水平。中國債券在全球三大債券指數的權重逐步提升,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顯著增強。數據顯示,中國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在彭博全球綜合指數中的權重達到9.7%,升至全球第三;中國國債在摩根大通全球新興市場政府債券指數中的權重為10%,達到國別最大權重;中國國債在富時羅素國債指數中的權重達到10%,是最初預計的兩倍。
在港設上海金交所黃金交割庫
同時,人行推動人民幣債券成為全球市場廣泛認可的合格擔保品;並優化熊貓債券制度安排,熊貓債券發行主體不斷豐富,累計發行規模突破萬億元。在香港設立上海黃金交易所黃金交割庫,上線香港交割的黃金交易合約。遵循「兩頭在外」的原則,對標國際通行規則標準,推進自貿離岸債市場發展。
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負責人表示,下一階段將持續加強金融市場和相關基礎設施體系建設,深化金融市場高水平開放,加快建設具有高度適應性、競爭力、普惠性的現代金融市場體系。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