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特稿】行山遇險過來人:勿貪快行陌生路線

2025-10-20 04:24:03 香港

民安隊昨日邀請一名行山遇險獲救的大學生及參與搜救的隊員分享經歷。李同學與朋友有天中午12時許前往南丫島行山,並帶備兩瓶水、穿着普通鞋子和短褲。原計劃行程4.5小時,走到一半時發現飲用水不足,決定提前折返,其間在地圖上發現一條看似更近的路徑,「因為可以從半山腰穿過去,並抵達山的另一側。」不料該路線難度遠超預期,沿途需穿越茂密樹林、攀越60度陡坡及懸崖,最終他們勉強扶着崖壁下山,卻受困於距離地面約30米處,無法繼續前行。

由於路途崎嶇艱險,李同學很快體力透支,同行朋友更出現脫水症狀。他隨即撐起遮陽傘遮蔽烈日,撥打999求助,其後多名警員透過WhatsApp與他保持聯繫,定位資訊發送後,救援行動立即展開,約一小時後,政府飛行服務隊直升機飛抵現場,但因地形險峻,無法展開吊運,因此花了半小時才找到合適的降落點。其後直升機將數名民安隊隊員送至附近地點,隊員依據直升機指示的方向步行至李同學及其朋友位置,並將他們帶至安全地方。

爭取入夜前完成救援免增風險

李同學讚揚救援隊表現專業,又呼籲其他行山愛好者切勿行走陌生或未開發路線。

參與此次行動的民安隊山嶺搜救中隊副小隊長林樂琪補充,當日接獲的求助資訊有限,雖然獲得了坐標位置,但無法立即確認其準確性,需親赴現場才能評估山勢。為此,民安隊到達現場時攜帶了充足的行山裝備,爭取入夜前完成救援,「因為一旦入夜,山野環境的危險性將大幅提升,求助者與救援隊隊員的體力消耗也會顯著增加,所以行動必須迅速。」

對於成功在入夜前將兩人帶到安全地點,隊員均感到欣慰,林樂琪也觀察到,不少行山人士容易低估山勢、高估自身能力,原本計劃輕鬆行程,卻因準備不足而陷入困境,提醒他們行山時應做足準備,時刻注意山泥傾瀉等潛在風險。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芷珊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