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至半山扶梯的人流漫過鴨巴甸街,將蘭桂坊的喧囂與文武廟的沉靜,一同帶入PMQ元創方的白牆之間。這座由中央書院遺蹟與舊警察宿舍活化而成的空間,本就是香港多元文化的立體註腳。ArtNext Fair新藝潮這一為新晉藝術家打造的平台,於10月16日至20日在此舉行其第十屆盛會ArtNext Fair 2025: 10th Anniversary。藝博會不僅匯聚超過120位國際藝術家,更以優秀的策展陣容、精心策劃十周年的特約展覽,以及八大獎項支持,確立其作為發掘和支持藝術人才的平台。
香港民間藏龍臥虎
為慶祝十周年,ArtNext邀請到業界資深人士,組成策展與顧問團隊,他們以深厚的學術背景和國際視野,確保展覽的高品質和前瞻性。團隊核心成員包括ArtNext顧問委員會成員、前香港藝術館館長、資深博物館學者與藝術評論家鄧海超,藝術家、前畫廊主人沈平,藝術家鍾大富,藝術教育家兼策展人周婉美,策展人及攝影藝術家吳文正。
周婉美在導覽中提到:「十周年的展覽在PMQ這樣一個重要的創意地標舉辦,我們特別期待在因疫情停了兩三年之後再次開展ArtNext Fair,能呈現出怎樣的新氣象?香港民間藏龍臥虎,參展者裏大部分都不是所謂的職業從業者,他們說的情況都是真的——很多人本身有教學之類的正式工作,但業餘創作的水準已經非常高,就像沒被發掘出來的武林高手。」
「這次圍繞香港本地題材,我找了十位老朋友參與,他們作品的內容各有不同。在『藝行十秀』創作中合作的都是以前和我們有過交集的夥伴,十年前可能還是剛剛起步,像黃進曦、阿嬌他們那樣的創作者,現在已經能站上重要的國際舞台了。」周婉美說。
鍾大富帶來自己「麾下」的香港岩彩藝術學會展覽「岩彩霓輝」,他介紹香港與內地的岩彩畫家的作品,稱大部分內地作品來自廣州美術學院,有不少內地藝術家充滿潛質。
見證中國畫之傳承與創新
「版畫對話」及「青春筆墨」兩大展區展示一系列極具收藏價值的中國大師青年時期珍貴的版畫和水墨作品。由沈平策展,版畫大師包括:黃新波、魏謙、張敏傑、劉春傑、沈民義等。水墨大師有﹕王明明、施大畏、劉國輝、吳聲、梁培龍、徐恒瑜等。
本次展覽讓觀眾能夠深入了解這些藝術大師的創作起點及風格雛形。這場展覽不僅是對大師們藝術成就的回顧,也是對中國畫傳承與創新的重要見證。
「大師系列」聚焦三位重量級的藝術家,向在藝壇具深遠影響力的藝術家致敬——香港當代水墨大師黃孝逵,他以突破傳統的新水墨描繪香港城市與自然景觀;美籍華人、中國當代水墨及油畫大師左夫,其作品融合東西方藝術精髓;台灣資深超寫實主義藝術家卓有瑞,她將寫實圖像與詩意抽象完美結合。
此外,博覽會特別邀請十位以前入選的優秀藝術家參展,以揭示他們的藝術進展及風格成就。在「藝行十秀」項目中,觀眾可了解香港藝術家的文化特質和他們的藝術取向。十位藝術家包括張浩強、鄭哈雷、風漸、Kasper Forest、許開嬌、賴筠婷、李欣儀、黃進曦、胡浚諺,以及邱榮豐。展區更帶來涵蓋不同媒介與風格的主題展覽,包括洪強最新新媒體作品《指佛尋禪》、新世代岩彩展覽、陶瓷新風潮等。
鄧海超稱不少香港藝術家參加博覽會嶄露頭角,並受到藝術市場及畫廊的青睞。參展作品多元化,風格獨特,各具姿彩,充分反映了藝術家的創意成就。 ●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胡茜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