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三代互聯網發展專責小組成員、IDA愛達聯合創始人 諸承譽
在全球金融市場中,我們看到數字資產市場與股市的同步現象越來越頻繁。早前(10月10日)美國再次挑起關稅戰,數字資產市場迅速出現恐慌性拋售,主流加密貨幣的價格大幅下滑。同一時間,美股也因投資者對未來經濟前景的擔憂而隨之下跌。這一連串的反應表明,全球化的經濟體系使政治決策不僅影響傳統金融市場,也對數字資產市場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此跟大家分享一個有趣事件。特朗普發關稅戰的聲明前,加密貨幣市場出現大規模的沽空行動,某些巨額資金提前押注價格下跌,短短半小時內就賺取了兩億美元的利潤。另一方面,市值近200億美元的倉位被迫平倉,涉及全球逾160萬名投資者導致爆倉。這種情況揭示了一個現象:在重大政治消息發布前,市場中可能存在「先知先覺」的資本力量。雖然這些猜測尚未得到證實,但它帶出了市場資訊不對稱的問題。通過消息操縱市場波動謀取巨額收益,這不僅對普通投資者造成嚴重損失,也加深了市場的波動性和不穩定性。
四大建議助做好風險管理
在這種高度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中,投資者必須做好風險管理。無論是股票還是數字資產,投資的目標都不應僅僅是追求短期的炒作利益,而應該建立在理性分析與穩健策略之上。筆者有四項建議:
(1)分散風險:投資者應採取多元化配置的方式,降低單一市場波動對整體投資組合的影響。
(2)設置止蝕點:投資者應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為每項投資設定合理的止蝕點,並在市場出現不利情況時果斷執行止蝕策略,以保護資金安全。止蝕不僅是技術操作,更是一種心理防線,能幫助投資者避免因虧損擴大而陷入慌亂與非理性操作。
(3)保持冷靜:新聞常常帶來短期的市場情緒波動,但過度關注短期價格變動容易導致追漲殺跌的非理性行為。對於波動性極高的加密貨幣,投資者更應該保持耐心與紀律,專注於長遠的投資目標,而非盲目進行短期投機。
(4)了解國際政治局勢的潛在影響:重大政治事件例如,貿易戰、關稅政策等,往往伴隨着金融市場的大幅波動。掌握這些信息有助於投資者更好地預測市場走向,從而制定適合的投資策略。
據Newhedge研究指出,比特幣與標準普爾500指數的相關性是正的,其30天相關性通常超過70%。這表明比特幣與傳統股市之間存在密切關係,特別是在市場壓力加大或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加劇的時期。例如,在2022年美國聯儲局加息期間,美股與加密貨幣市場往同步下跌。加密貨幣市場的高槓桿交易雖然可能帶來巨大的回報,但亦伴隨着極高的風險。過度使用槓桿容易導致爆倉,特別是在市場突然波動的情況下,投資者可能在瞬間失去全部資金。對此,謹慎使用槓桿交易是投資者必須遵守的原則,並確保有足夠的資金來應對可能的損失。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