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PP Financial Advisers Limited董事 彭永東
在當前低利率環境下,強積金的表現展現出顯著回升,整體資產規模已突破1.5萬億港元大關。根據積金評級(MPF Ratings)及市場最新數據,2025年首三季度強積金(MPF)成員的人均收益超過43,300元,超於去年全年回報的一倍有多。儘管回報可觀,投資市場本質上仍伴隨波動與風險,投資者必須保持冷靜,避免盲目追高,穩健地累積長期資產。
「全自由行」時代 資金流動明顯加快
從宏觀層面看,上月環球市場迎來罕見的「黃金九月」,美聯儲9個月以來首次減息,將利率下調25個基點至4.0厘至4.25厘,刺激風險資產大幅反彈。標普500指數全月上升3.5%、連創八次歷史新高;MSCI中國指數亦上升近9.8%。油價回落、美元走弱,令市場氣氛明顯改善,也推動了MPF基金表現轉強。BCT數據顯示,成員先於減息前轉保守基金避險,並於減息後短短五個交易日便回流高風險基金,說明大家退休投資管理愈趨成熟,靈活應對市場變化。
同時,立法會通過的「全自由行」附屬法例,象徵強積金制度進入更自主的階段。新制讓2025年5月以後入職的僱員,可每年主動轉移供款至自選基金,提升投資彈性與透明度。財局計劃於明年推動第二階段擴展,自由度將進一步提升,香港退休保障逐步走向更成熟的市場化格局。
打工仔須平衡機遇與風險
市場轉變急速,投資者要定期檢查基金費用及淨回報,因為同類基金管理費的細微差異會影響長期複利效應,這是保障投資回報的關鍵第一步。另外,投資應分散資產,避免集中於單一市場或類別,並根據年齡、風險承受能力與目標,合理分配於股票、債券及預設投資策略(DIS)。
市場上揚的時候,投資者易偏重高風險資產,建議每半年或每年檢視資產配置,維持長期穩定。此外,若財力許可,可透過定期自願性供款累積複利效果,以長線視野提升退休儲備。
隨着強積金進入「自由行」時代,理財自由度提升,但同時也意味着投資者需承擔更多決策責任。面對可觀回報,大家更應保持紀律與理性,穩健累積長期退休保障。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