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吳健怡)面對人口老化與醫療開支攀升的挑戰,香港醫生團體及病人組織一致認為,雖然未來的醫療開支必然會出現增長,但控制醫療開支增長速度,是特區政府需要關注的重點。
香港機構醫生協會主席黃耀明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解釋,基層醫療是整個醫療系統的第一個層次,是個人和家庭在持續醫護過程中的首個接觸點,通過地區為本的社區醫療系統,市民可以及早發現慢性疾病,並在社區醫療服務提供者的協助下,在社區層面及時介入處理特定的慢性疾病,「如此可以為醫院及醫療機構第二層和第三層專科醫療服務把關,並減低相對的壓力,如醫院病床及人手的壓力。」
他指出,自願醫保計劃自2019年全面推行,旨在為市民提供多一個選擇,透過住院保險使用私營醫療服務,亦能夠減輕政府的醫療負擔。
社區組織協會病人權益幹事彭鴻昌表示,隨着香港人口老化,需要控制未來醫療開支的增長速度,是政府需要關注的重點。他指出,政府為提高私營醫療服務的可負擔性,已提出立法建議,要求私家醫院提供服務費用預算,這措施旨在解決私營醫療市場存在的醫患資訊不對稱現象,使病人能在求醫前比較醫療機構的價格和質素。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