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沉默的榮耀》火爆兩岸 本報記者探訪陵園 民眾自發祭奠 潛台諜戰英雄頌 吳石墓前滿鮮花

2025-10-15 04:20:50 內地
●北京西山的無名英雄廣場上矗立着吳石、朱楓、陳寶倉、聶曦四位烈士的雕像,群眾自發前來祭拜。香港文匯報記者趙一存 攝
●位於北京福田公墓的吳石夫婦合葬墓前鋪滿鮮花。
●墓園裏吳石將軍的雕像前擺放着鮮花。香港文匯報記者趙一存 攝

國慶期間央視推出的諜戰大劇《沉默的榮耀》火爆兩岸,該劇以真實歷史為背景,還原了吳石、朱楓等人在台開展情報工作的歷程,不僅令不少台灣民眾追劇熱議,更激起了內地民眾的愛國熱情。香港文匯報記者13日到吳石骨灰下葬的北京福田公墓和西山無名英雄廣場探訪看到,連日來,很多從大江南北趕來的民眾自發前往祭奠,墓前擺滿了鮮花和白酒;在無名英雄廣場,更有觀眾擺上記錄九三閱兵的《人民畫報》,讓英雄們同感今日中國的強大。●香港文匯報記者 趙一存 北京報道

作為首部聚焦新中國成立前後台灣隱蔽戰線鬥爭的重大主題電視劇,《沉默的榮耀》劇中主要人物都是真實姓名,以及真實發生的歷史事實。這讓很多民眾感嘆「明知結局,也要流着淚追下去」。

為中共提供大量絕密情報

公開資料顯示,吳石1894年生於福建閩侯,早年投身北伐,後赴日學習軍事,曾任國民黨「國防部」中將參謀次長。抗戰期間,他目睹國民黨「前方吃緊、後方緊吃」的腐敗亂象,深感失望。1947年,在與中共中央上海局書記劉曉等人秘密會面後,開始為中共工作,成為當時在國民黨內部級別最高的潛伏者。1949年5月領命赴台,在台潛伏10個月,吳石傳遞了大量絕密情報,後因叛徒蔡孝乾出賣被捕入獄。臨刑前,他寫下絕命詩「憑將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對我翁」。1950年6月10日,他就義於台北馬場町,時年57歲,1973年被國務院追認為革命烈士。與他一同被捕就義的,還有朱楓、陳寶倉、聶曦三位烈士。

三位戰友相鄰長眠

1991年,吳石之女吳學成夫婦把父親骨灰從台灣帶回大陸。1993年,吳石夫人王碧奎在美國逝世,骨灰由幼子吳健成帶回國。1994年春,吳石夫婦合葬於福田公墓。

秋日的陽光照在福田公墓裏,溫暖而寧靜。香港文匯報記者在墓園大門口登記時,工作人員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早上八點一上班就開始有民眾前往祭奠,「他們從全國各地趕來,這些天不知道登記了有多少人,一直有人來。」進入墓園沿着右手邊大路一直走,遠遠看到一座墓前層層疊疊擺滿了鮮花,這裏便是吳石與夫人王碧奎的合葬墓。墓碑的背後是吳石的生平介紹,上面寫着「於一九五零年六月十日被害於台北,時年五十七歲,臨刑遺書兒輩謹守清廉勤儉家風。」

令人動容的是,吳石墓兩側安息着他的摯友、辛亥革命元老何遂和鹽政改革先驅繆秋傑,三位曾在民國政府擔任要職,最後都選擇與中國共產黨同行。在《沉默的榮耀》中,吳石赴台後首要之事就是拜訪何遂,並從何遂手中接過了東海情報小組的指揮權。現實中,三位曾並肩作戰的戰友得以永恒相伴,詮釋了那份深厚的愛國情感。

台生專程到墓園悼念

專程從遼寧瀋陽趕來祭奠的安先生在墓前放下一瓶酒後深深鞠躬,並用專用攝影器材記錄了這一幕,他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看電視劇了解到吳石和他的故事,感覺特別心酸和難受,「我記錄下這些回去教育小孩,今天的生活得來不易,一定要愛國。」香港文匯報記者在墓園裏遇見一位在大陸求學的台灣學生小可,他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沉默的榮耀》劇中主要人物都是真實姓名,劇中很多地點在台灣地圖中都能找得到,「沒有人比我們台灣居民更身臨其境,就好像發生在身邊的事。我很難過,兩岸是一家人,我覺得我有必要給吳石將軍鞠個躬,他真的很了不起。」

虎穴藏忠魂 曙光迎來早

北京西山的無名英雄廣場,是為紀念1950年代犧牲於台灣的中共隱蔽戰線無名英雄而建。廣場是一座建在山坡上的高台,拾級而上,能看到「忠魂」「信義」「追夢」「家國」等匾,廣場中央矗立着吳石、朱楓、陳寶倉、聶曦四位烈士的雕像,雕像前整齊地擺放着鮮花、月餅、白酒、水果,而最令人動容的是一本記錄2025年九三閱兵的《人民畫報》,似乎在告慰這些無名英雄:因為你們,祖國已強大!

香港文匯報記者看到,高台的台基正面懸掛着毛澤東的題詩「驚濤拍孤島,碧波映天曉,虎穴藏忠魂,曙光迎來早。」這是1950年1月上旬毛澤東讚「密使一號」吳石而寫的五言絕句。一如廣場的碑文:你的名字無人知曉,你的功勳永垂不朽。

劇中主要人物簡介

吳石

劇中是國民黨「國防部」參謀次長,為共產黨和國家的統一大業秘密收集情報,因組織內部有人叛變暴露身份英勇就義。與朱楓、聶曦、陳寶倉組成「東海情報小組」,在白色恐怖籠罩的台灣島上,展開了一場關乎國家統一命運的情報戰。

朱楓

劇中以中共地下黨員身份臨危受命,秘密潛入台灣潛伏,其間與吳石建立情報網絡,為解放軍實現戰役勝利起到關鍵作用。最終於1950年2月英勇就義。

聶曦

吳石副官。福州解放前夕,奉吳石之命,完好地保存了一批國民黨的絕密檔案資料,後隨吳石赴台灣。暴露身份後英勇就義,時年33歲。

陳寶倉

1948年底任「國防部」中將高參,1949年赴台灣開展情報工作,1950年因「吳石情報案」被捕,後被殺害。

蔡孝乾

劇中原中共台灣省工委書記,叛徒,台灣地下黨被全面破壞的元兇。國民黨按照他所提供的名單線索,共抓捕了1,800餘人,處死1,100人,其中就包括吳石、朱楓等人。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