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公子
文公子生於農曆八月十六,是法定公眾假期,因此常笑言全港放假一天為文公子賀壽。但原來放假在翌日而非中秋節正日,是有典故的,事關文公子就讀的中學辦學團體天主教慈幼會。
據慈幼會修院社交媒體所載,院長斐林豐神父口述,以往香港是中秋節正日放假的,但到第二天同學們上課時都感到困倦,因為中秋節傳統在晚上賞月,也有學生賞月後才開始做功課,直至凌晨才入睡,第二天自然沒精神上課。有見及此,當時服務於慈幼英文學校的文啟明神父(Fr Vincent Randi)致函政府教育司署,建議將中秋節假期由正日改為翌日。結果政府接納意見,由1968年起,中秋節的法定假期正式改為翌日。
文公子4歲左右,就搬到土瓜灣區居住直至今日。家母常帶我家兄弟到九龍城探訪五叔婆,然後一起到區內酒樓午膳。當時,在啟德機場對面的太子道有數間酒樓,其中一間名為多爵,就是我們和五叔婆的「飯堂」。
當年,機場尚在九龍城,航班升降頻仍,飛機聲震耳欲聾,飛過時就要掩耳以避。站在街頭,只要抬頭,就很易見到在眼中愈變愈大的機體劃破青空,也會見到在機底慢慢放下大車輪。文公子有時會到宋皇臺公園附近,觀賞飛機由遠而近降落跑道,以獅子山和維多利亞港為背景,組成一輯很壯觀的連環圖。
由於不少遊客上機前,都會在九龍城「醫肚」,因此區內酒樓和各式美食都頗多選擇。後來機場遷往赤鱲角,九龍城亦開始轉型。但見傳統酒樓一間一間地消失,現時則集中在商場經營;九龍城轉而成為小泰國、潮州城,泰國菜和潮州菜名店林立,加上多間火鍋店、清真美食和老字號飯店如地茂館、路邊雞等等,形成了很有特色的美食天堂。
啟德機場今年踏入一百周年。1925年的大年初一,當時仍未建設成正式機場的啟德,首次有正式飛行紀錄,標誌香港航空史的起點。旨在透過文化主題和特色路線,吸引遊客深入探索九龍城的歷史、文化與美食之「龍城深度遊」,已於9月26日展開。九龍城民政處聯同市區重建局推出紙本探索地圖和「龍城深度遊」主題網頁,圍繞的6大主題中,就有「機場歲月」,回顧啟德機場的輝煌時代與周邊故事;其他主題則包括「城寨追憶」、「泰國風情」、「潮州滋味」、「歷史追憶」和「光影印記」等,為大家娓娓道來有深度、溫度和香港味道的龍城故事。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