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區政府昨日正式以「雙信封制」公開招標出售位於北部都會區的沙嶺數據園區用地,標誌着香港推動創科發展、重塑產業格局的決心邁出關鍵一步。「雙信封制」標誌着從過往「價高者得」的地產邏輯,轉向以產業導向、技術實力與長遠經濟效益為核心的「產業綁定」新模式,彰顯了政府在北部都會區建設中的創新魄力。「雙信封制」能夠確保用地服務於北部都會區發展的戰略需要,吸引有實力的龍頭大企業進駐,為香港打造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注入強勁動能。
沙嶺數據園區這塊面積逾11.6萬平方米、最高樓面面積達25萬平方米的創新及科技指定用地,其地理位置緊鄰羅湖,處於港深融合發展的前沿地帶,是北部都會區推動創科產業的關鍵基建。
傳統「價高者得」土地招標模式,中標者只注重短期經濟利益,忽視了產業的長期發展和城市的整體規劃。相比之下,「雙信封制」作為此次招標的核心制度,要求投標者以獨立信封,分別提交非價格建議和價格建議,評審比重分別為七比三。非價格建議涵蓋企業財務實力、高端數據中心建設經驗、預期提供的人工智能算力、創造就業、創新元素及ESG(環境、社會、管治)表現等多個維度,確保中標者不僅具備雄厚資金,更擁有真正的產業實力與長遠願景。政府在審批標書時,將非價格建議和價格建議都納入考慮範疇,確保中標者以產業導向為重,能有效吸引具備國際視野與技術底蘊的龍頭企業落戶,如雲服務巨頭、人工智能平台企業或大型科技集團,由其主導營運,帶動上下游產業鏈聚集。
「雙信封制」過往在尖沙咀前水警總部、黃竹坑私家醫院用地以及中環大型商業用地上都曾經使用,目的就是確保土地的發展能夠滿足社會的長遠整體需要。北部都會區是本港發展創科、產業升級轉型的重要平台,雖然當中有商業、住宅單位,但絕非簡單的地產項目。特區政府早前亦已表明,北部都會區的三個「片區開發」試點可以考慮用「雙信封制」。沙嶺數據園區用地率先用「雙信封制」招標,體現了特區政府發展創新科技產業的決心和行動力。
隨着數字經濟的迅猛發展,數據中心成為了支撐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新興技術的關鍵基礎設施。沙嶺數據園區的建設,將為香港提供先進的算力設施,滿足人工智能訓練及發展的需要。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指出,隨着數碼港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等各項設施逐漸加強,預計今年底全港可提供超過5,000 PFLOPS的算力,而沙嶺數據園區的算力規模將顯著大於數碼港超算中心。這將使香港在區域內的數字基礎設施競爭中佔據優勢,鞏固香港作為區內數字基礎設施樞紐的地位,促進數字經濟和智慧城市的發展。
此外,沙嶺數據園區的發展還將帶動周邊產業的協同發展。數據中心的建設和運營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將創造眾多的就業機會,涵蓋從數據管理、系統維護到技術研發等多個領域。同時,數據園區的發展也將吸引相關的科技企業和服務提供商集聚,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進一步推動北部都會區的產業升級和經濟多元化。
北部都會區發展核心是產業先行,形成產業集群效應。無論是「片區開發」模式還是「雙信封制」招標,都是要服務於這個目標。期待此次招標能成功引入具備國際競爭力的科技巨擘,讓沙嶺真正成為點燃香港創科未來的「算力引擎」。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