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暑期檔,香港動作片《捕風追影》以破12億元票房的硬核表現刷新行業認知,豆瓣8.2分、小紅書90%好評的口碑數據,印證了其「近十年最佳時裝動作片」的稱號。觀眾不僅為成龍、張子楓領銜的「神秘跟蹤隊」與梁家輝帶領的「狼系養子團」之間的「警匪對峙」感到沸騰,更被片中的精彩變裝所震撼——短短1分鐘時間裏,4位「狼崽子」人均變裝超過3套,其中小辛飾演者林秋楠更是在10秒內從男裝變成女裝。這一片段在抖音上幾乎被刷爆 ,網友們直呼:「變裝快到數不清究竟換了多少套,行雲流水比動作戲還複雜。」近日,香港文匯報記者專訪了影片的造型指導王寶儀(Boey),探尋這部被她笑稱為「時裝片服裝數量之最」的電影,在服裝化妝領域的幕後故事。 ●文︰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薇
電影中,「黃德忠(成龍飾)40套、傅隆生(梁家輝飾)35套、何秋果(張子楓飾)35套、劉錦肖(周政傑飾)25套……」翻看着手機裏的備忘錄,Boey用一串數字勾勒出《捕風追影》的服裝規模:30個主要角色,總計近500套服裝,每套包含外套、襯衣、配飾、眼鏡、腰帶,甚至鈕扣等細節。這一數字遠超普通時裝片的服裝量,更接近古裝片的複雜程度。
不同動作 不同尺碼
其中單套數量最多的是打戲,譬如孤兒院的傅隆生和熙旺,警局大戰的黃德忠和何秋果,茶館的黃德忠和傅隆生,因為動作強度高,基本上每人需要準備7套同款服裝——不同動作幅度需對應不同尺碼。「例如吊威吔時褲子要寬鬆一碼,但衣服需要合身;打鬥時正面要合身利落,但側面可能會在手肘、膝蓋部分墊軟墊,碼數又需要大一些。」Boey解釋,拍攝動作片,同套衣服需要有小碼、中碼、大碼,甚至加大碼。
「像小辛的變裝,從白色外套到黑色T恤、從快速拆解的褲裝到裙裝,大家看到的只有十幾秒,但我們要做全流程變裝,更換的數量可能更多,且每一套衣服要修改十次以上才能達到拍攝的最佳效果。」Boey透露,衣服要確保一拉即脫,同時保證動作流暢,不僅對面料有要求,貼合的方式也有考究,「有些動作用磁貼更快,有些用魔術貼更穩固,這都需要不停做測試。」
Boey還以小辛的女裝裙舉例,是修身裙合適還是泡泡裙合適?如果是泡泡裙要怎樣才能保證身着褲子時人物不顯得臃腫?「每一個想法,我們都需要把衣服做出來並進行測試。最後發現用裁片是最好的,碎一些會讓裙子顯得大,但其實布料並不多。」交談中,Boey也特別提及了團隊中負責變裝設計的助手,「她不是專業車工,本來不需要管縫紉工作,但為了趕工,經常是自己上手製作,以及和裁縫師日夜輪班。」
正是這種迎難而上的堅持,讓近500套服裝從圖紙變為現實,最終為觀眾呈現了行雲流水的變裝效果,被網友稱為「年度最佳視覺魔法」。
黑色也能五彩斑斕
從業20年,和Boey合作過的人都知道她是一個「細節控」,字典裏沒有「隨便」二字。在「狼崽子」出場的第一幕,4人統一身着西裝,Boey卻要求每套西裝都能賦予他們截然不同的氣質。於是,有人是偏黑的墨綠色西裝、有人是偏黑的藏藍色西裝、有人的西裝是棉麻的材質、有人的西裝盡量以牛角鈕扣作為點綴提升質感……
這種對「五彩斑斕的黑」的執念,讓團隊陷入一場布料與鈕扣的「色彩戰爭」。「我的團隊一看到我開始選布料,就說要買十杯咖啡提神。」Boey笑稱︰「自己的堅持有時會讓團隊叫苦不迭,有人勸我『隨便』一些放過自己。」更有人質疑她:「動作片,誰會留意這些細節?」但她總會回答:「電影銀幕如此之大,世界如此廣闊,怎會無人看見?」
事實上,這種對細節的嚴控也會在不經意間幫助角色實現成長——張子楓飾演的何秋果一開始是辦公室裏的背景牆,服裝以不起眼的灰色休閒西裝為主;扮演黃德忠的「女兒」時,穿着以牛仔搭配格子紋,颯爽又叛逆,突出與父親關係的不協調感;當黃德忠把權力交給何秋果時,她則身着面料硬朗的功能性風衣,突出人物進入作戰狀態。「但不管人物怎麼變化,我都要求何秋果的妝容必須看似沒化妝,被人看上去帶點成熟感,不然人物就顯得太孩子氣。」
Boey開通了一個小紅書賬號分享影片幕後的服裝設計理念,有觀眾留言提問:為什麼胡楓(文俊輝飾)與小辛的洗衣房打戲中,胡楓的衣服是落肩設計?有觀眾分析,傅隆生在寶西大街菜市場時佩戴的圍巾是「佩斯利花紋」,暗示權力和財富;還有網友眼尖發現,胡楓的西裝,剪裁接口的布料紋路全都能對上!
觀眾對種種細節的分析,都讓Boey感到欣喜和感動。「網友真的火眼金睛!我有時候都不敢回答他們的問題,實在看得好細,讓我更堅定要把每一個細節做好。」
真正的「變裝魔法」,從來不在鏡頭前,而在鏡頭外那些不眠的夜晚。Boey期待觀眾在走進影院時,也能感受到幕後團隊的誠意與匠心。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