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終生遊學】八萬噸回憶殺出海

2025-10-10 04:04:44 副刊
●筆者坐郵輪回到維港。作者供圖

項明生

煙雨淒迷,霧鎖香江,一號風球下,麗星郵輪領航星號由海運碼頭啟航了,一直向東,經過藍塘海峽出港。

這弱水三千的維多利亞港,滋潤了我,養大了我,也成就了我。走到14樓的甲板上,感受風雨交加,在水中央,望向左舷的九龍半島是我的中學所在,右舷是我的大學。我第一份工作在船尾方向的荃灣,暑期工在船頭方向的柴灣,最長一份工作在海運碼頭旁的海洋中心。

我去過全世界幾十個城市坐郵輪,也訪問過多位船長,幾乎一致公認,維多利亞港是全世界最美的。因為維多利亞兩岸的景觀實在太豐富了,就像青海的草原一眼看不完。據維基百科計算,高度在150公尺以上稱為摩天大樓,日本東京有165座、美國紐約有300座,而香港就有553座。這是紐約加東京的總量,都集中在這婉轉的維港兩岸。

對於生於斯長於斯的香港人來說,這些全世界最密集的摩天大樓並不是密密麻麻的石屎森林。每一座都是我們由小到大的腦海中或深或淺的記憶,兩岸著名大廈的名字,每每承載着幾十噸的終生回憶。郵輪離開了尖沙咀,我的皇宮套房位於船的右舷,面向香港島,鱗次梯比的港島名廈,令人目不暇給。坐在露台上,欣賞魚貫雁比的流動畫軸︰「金融中心的中環,灣仔是我出版社所在,會展中心是連續十年遊戲展的場地,銅鑼灣曾經是我約會的熱點,北角曾是我工作的地方。」坐郵輪離開維多利亞港有十多次,無論是天晴還是天雨,無論是中環到銅鑼灣的密集摩天名廈巨型廣告燈箱、還是北角直到東區走廊柴灣,郵輪花了45分鐘,滿滿承載的除了8萬噸的記憶,還有百般滋味,誰說中年人不應在風中回首?

這海風中散落的,大約就是我的大半生了,飄落在島上的還有我的家人、我的老師、我的朋友、我的戀人、我的同事、我的同學,700萬香港人的維港故事,舉重若輕,也化為這一泓的海水杯中瀉,在流淌的卷軸畫中慢慢向後,捲動、變化,每一秒都是定格的菲林,令我頻頻回首。在私家露台上,手持一杯飲品,靜靜欣賞、慢慢回憶,品嘗每一棟大廈、每一條街道,帶給自己不同年代的感動和回憶。

不必顧慮去哪裏旅遊,坐這8萬噸郵輪離開自己的家門,本身就是一場視聽的饗宴,令人眼花繚亂。對中年港人來講,更是感動的交響樂,洶湧澎湃。這個時候,我突然明白,為什麼這家香港人最熟悉的郵輪公司,會選擇停泊在市中心的海運碼頭,除了噸位配合—領航星號約8萬噸,剛好落在海運碼頭的上限9萬噸以內,就是為了讓每一位上船的香港人出港時都感動一次、慨嘆一次。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