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孫曉旭)法國巴黎銀行亞太區宏觀研究統籌總監呂成(Jason Lui)於今日(9日)「APAC Markets Outlook Q4 2025」媒體簡報會上指出,今年港股市場表現強勁,主要由科技股與高股息股雙輪驅動,並提出「慢牛市場」(slow bull market)將成為中國股市的新常態。呂成表示,港股今年以來的優異表現,可歸因於兩大主線:一是人工智能(AI)主題推動科技股反彈,二是高股息策略在低利率環境下吸引力凸顯。目前中國境內基準利率普遍低於2%,而港股市場中仍有不少公司提供5%至7%的股息回報,成為內地資金南下的重要動力。
科技投資方面,他特別指出恒生科技指數當前估值約22倍市盈率(PE),仍低於其歷史平均水平。儘管夏季曾出現盈利預期下修,但近期隨著AI投資升溫,盈利預期已趨於穩定,為後市提供支撑。他續指,資金流向數據顯示,南向資金持續湧入港股,截至9月底淨買入規模已接近1500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國際投資者透過美股ETF布局中國市場時,呈現出明顯的板塊偏好——今年以來近20億美元資金集中流入科技主題ETF,而非寬基指數,反映國際資金正積極尋找中國的AI相關投資機會。
呂成在回應記者提問時指出,零售投資情緒與政策調控能力將是維穩市場的關鍵因素,並警示過度槓桿可能引發強烈波動。呂成表示,歷史經驗顯示中國市場容易出現極端波動,如何平衡市場活力與風險控制,將是「慢牛」能否實現的關鍵考驗。展望第四季度,他預期AI主題仍將繼續追趕全球科技股漲勢,而臨近歲末高股息板塊可能再度表現。
法國巴黎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榮靜(Jacqueline Rong)同場表示,儘管近期股市出現反彈,但這一輪行情並非由經濟基本面改善驅動。她強調,經濟短期內仍承受來自房地產市場低迷、消費補貼邊際效益減退,以及「反內卷化」(anti-involution)政策對投資抑制的壓力。她指出,房地產市場被視為最大下行風險來源。自2022年見頂以來,該行業經歷急劇下滑,目前仍未出現觸底信號。數據顯示,國慶假期期間新房銷售同比下跌約20%,而一二手市場庫存仍處高位,供求再平衡尚未實現。
出口成為當前經濟中少數亮點。儘管對美出口受關稅影響大幅下滑,但對非美市場(佔總出口88%)表現強勁,尤其對東盟、歐洲及非洲地區出口保持雙位數增長,反映中國產品競爭力提升。展望第四季度,榮靜預期政府將推出針對性刺激措施,包括人民銀行可能再降準10個基點以緩解房地產壓力。
法國巴黎銀行亞洲信用交易台分析主管李博(Christopher Li)指出,亞洲投資級債券市場今年表現強勁,首三季回報率達約7%,創下歷史性佳績,且利差水平已收緊至60基點,為指數編製以來最低水平。他強調,由於過去三年發行的高息債券持續產生大量票息收入,今年亞洲美元債市場每月約有40億美元資金透過票息與到期贖回返還投資人,形成「技術性資金淨流入」現象,遠超過新發行量,成為推升價格的重要動力。
此外,中國投資者對收益的需求成為關鍵支撑。李博指出,中國家庭部門擁有超過160萬億元人民幣存款,在境內利率持續低於2%的環境下,亞洲信用市場提供具吸引力的收益率,成為資金配置的重要去向。香港市場憑藉地理與制度優勢,成為承接這些資金的首選門戶。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