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香港特區政府在今年的施政報告提出,推廣以「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歷史為主題的紅色體驗研學新路線,以加深市民和旅客對香港抗戰歷史的認識。就此,旅發局與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於今日(9日)攜手舉辦「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香港深圳學習之旅,並在香港舉行起步禮,帶領100名來自港深兩地的中學生走出課堂,參觀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西貢斬竹灣抗日英烈紀念碑、深圳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等,透過研學旅遊體驗模式,了解國家發展及香港的抗戰歷史。

基督教宣道會宣基中學學生譚凱澄表示,她通常在歷史課堂上認識香港的抗戰歷史,因為想有更深入了解,所以參加今次活動,且對今次活動感到興奮,我們學校有個宗旨,就是要跨出校園,所以可以藉著呢這個活動去出外學習、探索一下書本以外的知識。加上可以認識到不同文化背景的青少年,一齊學習一日,非常珍貴。
深圳外國語學校(集團) 學生高書騏表示,在抗戰勝利80周年之際,能和香港和深圳的同學們一齊來到香港參觀一些歷史文物和遺址,讓歷史課本中的文字走進現實。不僅能夠讓我更深刻地理解這段歷史它的意義,還能讓他從另一個角度了解香港這座城市,了解到它不僅是一座國際化的大都市,還是一座抗戰的英雄城市,是一座擁有民族大義的城市。他又指,之前對於香港抗戰歷史是來自書籍和記錄片,是一些書面、文字上的了解,但是並沒有做過實地的考察。在這一次活動中,能通過這種現實的文物去深化我對這段歷史的瞭解。

旅發局主席林建岳博士表示,旅發局一直積極推動「香港無處不旅遊」理念,善用香港多元化的旅遊資源與業界緊密合作,推動主題旅遊路線的發展。藉著抗戰勝利80周年這個重要的歷史契機,旅發局把這幾年開發和積累的紅色旅遊路線和研學景點按九大主題推出,提升和豐富旅客的旅遊體驗。

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局長劉蕾表示,「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這段光輝歷史,既是深港兩地共同書寫的家國記憶,更是攜手開發特色旅遊資源的寶貴財富。它見證了危難時刻的人間大愛,更彰顯了深港兩地血脈相連的深厚情誼。

旅遊事務專員張馮泳萍表示,透過這條寓教於遊的紅色研學路線,希望能夠讓廣大市民和旅客在實地走訪中,切身感受歷史的厚重和溫度,感悟愛國志士們捨生取義的英勇事蹟,從而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香港抗戰歷史。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