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子棠)車婉婉近日到《觸.動.記憶體驗館》參觀五大展區,難掩感慨地分享家人罹患腦退化症的點滴,這段長達四年的陪伴經歷,有無力、有委屈,更有從「不解」到「包容」的覺醒,而她也希望透過自身故事,呼籲更多人走進體驗館,了解腦退化症,不要讓照顧者獨自承擔痛苦。
她說:「最初以為婆婆只是『老糊塗』,直到她不知是否把一千元當成一百元花,銀行帳戶最後只餘五十餘元時,才醒覺有點不對勁。」婉婉提及家人十多年前患病初期的疏忽,語氣滿是自責。她憶述婆婆起初只是記性變差,如忘記剛放好的鑰匙、重複詢問同一個問題,原來是病症的訊號;後來症狀逐漸加重,婆婆開始出現多疑症狀經常罵人,甚至試過把她條昂貴的牛仔褲的「鬚鬚線」全部剪掉。現在奶奶又出現同樣病症,對腦退化症加深認識的婉婉學懂了,所以照顧起來也懂得體諒和包容,她特別提醒公眾:「不要以為『無記性』是正常,聽力受損、社交孤立這些都可能是風險因素,很多症狀是可以透過早期關注來減少患病的機會。」她強調,照顧者從來不是「一個人的戰鬥」,並指要做一個好的照顧者,第一件事便是要學懂這個病的症狀,不是沒記性就是腦退化症。
責任編輯:
趙霁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