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點滴】每逢佳節倍思親

2025-10-07 04:02:31 點滴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作者供圖

陳復生

詩人王維名句︰「每逢佳節倍思親」,這個中秋,想起哪位親友?

我不是遊子,較難體會「獨在異鄉為異客」的感受,此刻卻深切懷念離世的家人:曾祖母、祖母、父親、外祖母、誼父、誼母等家中長輩,也有些好友們,彼等已往極樂,而我們留守人海。

人活着的每一天,就面對着物換星移,接受着生命中的「斷捨離」,使人學習愈清靜,愈獨立的智慧。故此人世間歌頌︰「活在當下」,更要活「好」當下,珍惜當下——畫出彩虹!

唐代詩人李白在懷才不遇,仕途失意的時候,仍能以詩抒寫《月下獨酌》而成為經典: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就算感覺人生孤寂苦悶,李白透過邀請明月和影子共舞,藉酒解悶,排除內心煎熬,尋求擺脫世俗煩擾的灑脫,活出豁達釋懷。

還有,北宋詞人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蘇軾在中秋佳節看到月圓,便觸景生情,思念之情油然而生,醉酒後寫下了這首傳世名作: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詞中訴說出蘇軾對月宮的嚮往與對人間的留戀,寄託了對身在異地的弟弟蘇轍的深切思念,更表達了人生無常,但豁達灑脫的人生觀,以及對親人的美好祝願,是中秋詞中的經典之作。

中秋節慶,在思念離世親友的同時,謹以詩詞絮語,表達對健在親友們的祝福:「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