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着北環線(第一部分)項目協議較早前簽訂落實,港鐵公司正全速推進北環線主線建造工程和北環線支線的詳細規劃及設計。港鐵昨日舉行北環線項目啟動禮,標誌這項龐大鐵路工程全力開展,成為北部都會區的集體運輸骨幹,串連東鐵與屯馬線兩條主要鐵路線及深圳皇崗口岸的鐵路線,預計不遲於2034年實現主線與支線同步通車。香港特區政府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表示,北部都會區是推動整體社會和經濟發展一個非常重要的引擎,北環線能大幅提升市民出行便捷性及帶動跨境人流。她期望港鐵公司能以安全為本、推動創新發展、以民為本地落實及建造北環線項目。 ●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茗
啟動禮於元朗水尾路北環線項目工地舉行,該處為即將興建大型隧道鑽挖機啟動豎井的工地。北環線為港鐵目前規模最龐大的鐵路項目,主線將設古洞、凹頭及錦上路等站,並建造古洞至新田、凹頭至錦上路兩段隧道;支線則直接連接皇崗口岸,成為第三條直接過境鐵路連結線。
陳美寶:推動香港鐵路新標準
陳美寶在啟動禮上致辭時表示,北部都會區不論是面積抑或將來預計的人口均佔香港三分之一,對推動整體社會和經濟發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引擎。近年,特區政府、港鐵公司與其他工程承建商均本着「基建先行、創造容量」的方向,大力推動鐵路和道路全方位發展。北環線將連接東鐵線與屯馬線,構建北部地區與市區、新界其他區域的環迴鐵路網絡,實現全面覆蓋,而其支線將連接深圳新皇崗口岸,日後將實施「一地兩檢」,帶動跨境人流。
她表示,在北環線通車後,由東面的古洞站至西面的錦上路站,出行時間將由目前60分鐘大幅縮短至12分鐘,大幅提升市民出行便捷性;從香港的新田站至新皇崗口岸亦僅需11分鐘。
陳美寶表示,北環線工程上有三個突破,包括將主線和支線全面一起兼容地推動,發揮協同效應;按成熟程度分階段推展;以及融合內地與海外相關方面的精華,推動構建香港新鐵路標準,實現提速提效、降低成本。
港鐵公司主席歐陽伯權表示,北環線項目不僅大大提升北都的通達性,亦有助於深化香港和內地的跨境聯繫。港鐵會繼續利用創新技術和高效管理推進工程,向不遲於2034年主線及支線同步開通的目標前進。目前,北環線項目下的東鐵線古洞站整體建造進度良好,預計於今年11月平頂,目標是於2027年開通,屆時將成為港鐵第一百個車站,率先服務古洞北新發展區。
劉國勳:仍存在提速空間
北環線第一部分項目協議中,造價估計約為314億元,港鐵須承擔全數造價。港鐵公司行政總裁金澤培指,公司財務屬長遠規劃,會因應當時市況、資金需求及營運狀況等作出調整,實際操作上保持財務靈活性,就市場環境、投資者信心優化,確保項目資金供應穩定。
立法會議員劉國勳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他認為項目仍存在提速空間,「現時距2034年尚有9年,參考洪水橋站、古洞站等項目僅需五六年時間建成,而沙中線等途程更長的項目亦有更快建設的經驗,加上引入海內外先進技術以更新鐵路標準下,有望提前通車。」
被問及所採用的新鐵路標準,他強調,香港向來「海納百川」,過去雖多參考西方標準,但近年內地在高鐵等基建領域已領先全球,認同應適時更新標準,吸納內地及海外先進技術。他建議訂立標準時需做好系統兼容與監管,並推廣「一站式」統籌模式提升效率,「透過更新標準,相信可透過香港鐵路標準,協助將內地的鐵路標準推向世界。」
立法會議員黃國相信,在引入內地基建模式,並優化香港繁瑣的跨部門審批等程序下,有望進一步壓縮施工期。同時,須堅持「就高不就低」原則,整合管理、品質保證等香港傳統優勢與內地新技術標準,吸納海內外精華,將來有機會形成大灣區標準,「此舉不僅能推動內地標準與國際接軌,更可幫助內地企業『走出去』。」
他強調,國際鬥爭中的制度話語權十分重要,香港的鐵路建造制度在成為大灣區制度後,可助力逐漸提升國家在國際標準制訂的主導權,讓香港有效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作用。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