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來論 | 美國「投資環境報告」:陳詞濫調抹黑香港

2025-09-28 22:58:43 來論

文/船聲

美國國務院最近又搞出一份所謂「年度投資環境報告」,裏頭照本宣科,無非是老掉牙的幾句:什麼「國安法威脅」,什麼「營商環境惡化」。一句講完,無非是抹黑香港、唱衰中國的老套路。說實話,美方這種陳腔濫調,不僅香港市民聽膩了,連國際投資者都要打哈欠。真要說唯一的看點,大概就是又一次讓人見識到美國政客的自我催眠功夫——明明是不堪入耳的破鑼破鼓,偏要裝出交響樂團的架勢。

亮麗成績擺在眼前

先不說別的,數據和事實擺在這裏:

香港連續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榜首;

香港世界競爭力排名重回全球前三;

香港世界人才排名攀升至全球第四,高居美國之上。

以上是國際權威機構認證的公開結果。反觀美國,邊緣化、內耗化、撕裂化一天比一天嚴重,還硬要對着香港指指點點,真有點「自家廚房起火,還跑去嫌鄰居廚房油煙大」的滑稽。

再看美國本身,動不動就揮舞關稅大棒,把貿易規則當私人工具,國際企業人員動輒被拘捕審查,外國人才簽證高得嚇人——這樣的營商環境,不叫「風險」?偏偏他們要指鹿為馬,拿放大鏡對着香港挑刺。可笑不可笑?

美國人自己心裏清楚,香港是塊寶地。過去十年,美對港貿易順差超過2700億美元,居全球之首;目前近1400家美企在港落戶投資,辦公樓裏冷氣呼呼響,美企經理人一邊領着紅利,一邊還要對外高唱「香港風險」。這不是標準的「端起碗來吃肉,放下筷子罵娘」嗎?

如果香港真如他們嘴上說的那樣「不安全」,那麼請問,美企高層是不是都集體「失憶」?還是說,錢掙得太香,嘴上罵幾句才能給華盛頓交差?這種雙面嘴臉,國際社會看得一清二楚。

心態失衡實在可悲

香港國安法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出台後,社會由亂轉治,治安改善,投資者安心,人才回流,這是所有香港市民親身感受。所謂「寒蟬效應」,其實寒的是那些幻想搞亂香港、從中漁利的外部勢力。對廣大市民、對真心想在港投資的人來說,國安法不是風險,而是定心丸。

事實上,現在的香港,由治及興的基礎比任何時候都更牢固。正因為如此,美方某些人急了。他們看不得中國香港安定繁榮,看不得「一國兩制」成功實踐,只能靠唱衰香港來給自己找心理安慰。這種「心態失衡」,比經濟失衡更可悲。

美方一再把經貿問題政治化,極力渲染所謂「營商風險」。但冷靜想想,這些風險多半就是美方自己製造出來的:

一會兒搞「制裁」,一會兒拉「黑名單」;

一會兒叫囂「撤資」,一會兒又派人暗暗考察市場;

一邊要打壓,一邊又要賺錢,翻臉比翻書還快。

說白了,美國才是香港營商環境的最大幹擾者和破壞者。就像球場上,有人偏要拿釘鞋亂踹,還裝模作樣指控對手「犯規」。這種拙劣表演,不僅侮辱了觀眾智商,也讓自己顯得狼狽。

雜音掩蓋不住真實旋律

香港的繁榮穩定,不是美國的「報告」能定義的。投資者用錢投票,數據用事實說話。香港是全球資金的交匯點、人才的聚集地、創新的熱土,這個大勢,任何人都擋不住。

倒是美方應該照照鏡子:自己國內黨爭撕裂,政府屢屢「關門」,暴力槍擊層出不窮,基礎設施破敗不堪,卻還要「操心」香港。

香港會繼續走自己的路,「一國兩制」會繼續行穩致遠。至於美國那套破鑼破鼓,吵再響,也不過是國際舞台上一段可笑的雜音。

(作者為香港時政評論員)

相關閱讀:

特區政府強烈反對美國國務院投資環境報告

責任編輯: 宋得書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