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蟬聯世界最自由經濟體第一!香港改革創新提速發展獲認同

2025-09-26 07:24:43 香港

(香港文匯報記者 曾業俊)昨日兩份國際評級報告出爐,香港在排名上再獲佳績,蟬聯世界最自由經濟體首位,同時穩居全球金融中心第三的位置,當中部分分項更創歷史最佳表現。行政長官李家超昨表示,這些都反映政府的施政方向正確和香港社會各界團結奮進、香港人善拚敢贏的成功特質。特區政府亦回應指,兩份報告除肯定香港的自由市場優勢,以及開放、高效和公平的營商環境,亦充分肯定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領先地位、實力與競爭力,本港將一如既往,既鞏固優勢產業,更培育新興產業和領域,歡迎海內外的企業和人才來港投資興業。

加拿大菲沙研究所昨發布《世界經濟自由度2025年度報告》,報告所列165個經濟體中,香港以整體評分8.55分繼續獲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在五大分項評估中,香港在「國際貿易自由」蟬聯首位,在「穩健貨幣」及「監管」的排名亦高踞全球第三位。而在由英國Z/Yen集團與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編制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榜中,香港以764分的總體得分,與排首兩位的紐約及倫敦得分差距進一步收窄至僅2分和1分,繼續位列全球第三。

李家超:政府施政方向正確

李家超昨出席一個酒會時指出,香港在其他國際報告作出的排名亦屢創新高,包括全球競爭力上升四位至世界第三、人才競爭力兩年共上升12位至世界第四,這些都反映政府的施政方向正確和香港社會各界團結奮進、香港人善拚敢贏的成功特質。他表示,新一份施政報告為香港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戰略、實現突破新局面作出了策略部署。在「一國兩制」下,香港擁有「引進來、走出去」的獨特優勢。過往香港較着重「引進來」,但未來的新機遇將更突顯在「走出去」。

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表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市場自由度一直優越,近年更提速發展,這些特質再獲昨日兩個國際排名榜印證。面對不斷變化的國際政經格局,本港始終堅持以改革創新來提速發展,不斷把握新形勢帶來的新機遇。在金融業方面,香港全速深化股市發展的同時,也積極開拓資產和財富管理、綠色金融、金融科技、數字資產、黃金和大宗商品交易等新增長點,豐富我們金融服務的內容和生態;同時透過建立和匯聚耐心資本、打造更完整、蓬勃的籌融資鏈條,更好實現金融與創科相結合,相互促進的發展戰略。

陳茂波:做深做實改革發展

在國際貿易上,香港正加快建設香港成為跨國供應鏈管理中心,協助內地企業加快「走出去」的戰略部署,助力區內更深度的貿易往來和產業鏈融合。本港亦正加緊推動與中東、東盟、中亞和南美等「全球南方」更緊密的經貿合作、人文交流以至知識共享,更好的成就彼此。陳茂波指,在國家的堅實支持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特區政府會繼續把每項改革和發展的工作做深做實,深信香港將開創出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續闖高峰。

鞏固優勢產業培育新興產業

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菲沙研究所的報告再一次肯定香港的自由市場優勢,以及開放、高效和公平的營商環境。本港在多項關於金融、創科、教育、人才等的國際競爭力排名,香港亦續創佳績,反映香港的核心優勢與特區政府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努力,普遍獲得國際認同。未來,香港既鞏固優勢產業,更培育新興產業和領域。香港會繼續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更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戰略,繼續維持自由、開放、公平的營商環境,發揮好內聯外通的優勢,為全球投資者創造價值和機遇。發言人說,有國家的堅實支持、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香港在由治及興的路上,發展前景必將更加亮麗。

港金融科技等四項全球第一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昌鴻、蔡競文)英國智庫Z/Yen集團與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昨日發布「第38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GFCI 38)」。本期GFCI報告共有120個金融中心進入榜單,香港的整體評分上升4分,至764分,繼續位列全球第三、亞太第一,與位列第一的紐約和第二的倫敦的分數差距,分別收窄至2分和1分,創歷史最小差距。分項指標看,香港在「金融科技」首度排名全球之首,反映全球金融界高度肯定香港金融科技發展的成績和前景。

●英國智庫Z/Yen集團與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在倫敦和青島同時發布「第38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 香港文匯報深圳傳真

多項金融領域評價位列三甲

報告顯示,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最新排名依次為:紐約、倫敦、香港、新加坡、三藩市、芝加哥、洛杉磯、上海、深圳、首爾。

在報告中,香港在金融科技的排名由全球第四躍升至第一,同時在「營商環境」、「基礎設施」及「聲譽及綜合」的排名亦進一步升至榜首,並在「人力資本」及「金融業發展水平」方面位列全球第二及第三。此外,在多個金融行業領域從業員的評價中,香港亦名列前茅,其中在「銀行業」、「投資管理」、「保險業」及「融資」均繼續保持全球三甲之內。

財庫局局長許正宇昨在社媒回應表示,是次報告中,香港在金融科技的排名由第四名躍升至全球第一,反映政府多管齊下的政策,配合與業界的緊密合作,令本港的金融科技發展成效有目共睹。他指,本港將把握時機乘勝追擊,加速發展新增長點,進一步提升香港在現時全球政經格局下的獨有定位,強化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新加坡金融科技評分大躍進

值得留意的是,今次報告中,新加坡此次整體評分上升13分,至763分,與香港評分差距從上一期的10分縮小至1分。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所主任研究員余鵬指出,新加坡得分大躍進的其中奧妙:上一期全球給新加坡打分的受訪人數為792人,這次為931人,人數增長139人,上一期給新加坡打的平均分數794分,這一期升至809分,上升了15分之多。另外,此次新加坡金融科技評分大幅增長21分,較香港增幅多了7分。

余鵬表示,今次香港整體排名或者分項排名幾乎達到歷史上的最佳,是名副其實的全球頂級金融中心。其中,香港在金融科技排名首次躍居全球之首,反映出全球金融界的高度肯定,並一致看好香港發展前景,這與香港近年積極推動數字資產發展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港出口連升18個月 上月增14.5%勝預期

●大新金融預計,香港2025年出口增長或錄得約10%升幅。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記者 曾業俊)香港出口連升18個月。特區政府統計處昨日公布8月本港商品整體出口貨值為4,366億元,較去年同期升14.5%,高於預期的13.9%,主要得益於對中國內地、東盟及歐美市場出口回暖,以及機械與電動設備等關鍵產品需求強勁。至於8月商品進口貨值為4,620億元,按年升11.5%。

美貿易政策續影響前景

特區政府發言人昨表示,展望未來,亞洲尤其是內地經濟持續增長,以及香港與不同市場日益緊密的經貿聯繫,應繼續為香港的商品貿易表現提供支持。然而,美國的貿易政策將會繼續影響國際貿易流向的短期前景。

8月本港整體出口升幅高過市場預期的13.9%,大新金融集團首席經濟及策略師温嘉煒昨分析認為,這主要受惠部分主要亞洲地區出口增速持續加快,同時輸美出口受惠低基數而止跌回升,抵消輸往中國內地及中國台灣出口增速放緩的影響。預料中美貿易前景仍然不明朗,部分出口商尋求開拓亞洲及東南亞地區新市場,或繼續推動相關地區出口增長,估計本港2025年出口增長或錄得約10%升幅。

廠商會留意「搶出口」效應消退

廠商會會長盧金榮昨日也注意到,8月本港輸往亞洲的出口升幅較上月有所回落,認為這反映「搶出口」效應開始消退。由於外圍經濟仍然不確定,料將為本港的出口貿易帶來挑戰,預期未來幾個月出口貿易增速將有所回落,明年則轉向低單位數的慢增長。他強調,國際貿易環境仍充滿變數,業界必須保持審慎,加快部署多元化市場及供應鏈布局,以增強企業的韌性。

以主要出口市場來看,本港今年8月輸往亞洲的整體出口貨值上升12.6%。當中,馬來西亞升73.6%、越南升54.3%、菲律賓升36.9%、中國台灣升33.7%、泰國升28.9%、中國內地升8.2%。輸往其他地區的大部分主要目的地之整體出口貨值亦錄得升幅,如荷蘭升65.7%、英國升55.8%、美國升17.3%。

同期,大部分主要貨品類別的整體出口貨值均錄得升幅,尤其是「電動機械、儀器和用具及零件」按年增294億元或15.7%、「通訊、錄音及音響設備和儀器」亦增110億元或23.9%。

責任編輯: 文劼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