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唐文)新一份施政報告重點提及加速發展北部都會區,特區政府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昨日在電台節目上表示,北部都會區未來5年將平整900公頃土地、10年內擴至1,800公頃,並預計興建逾20萬個新房屋單位。她形容北都發展「有目標、有信心」,10年後將蛻變為相對成熟的社區,市民將見證重大變化。她強調,政府重視公眾參與,但需平衡加快發展與程序簡化,未來將為北都訂立專屬法例,確保一切依法進行。
甯漢豪指出,雖然北部都會區工程需10年完全完成,但特區政府充滿信心,屆時將有1,800公頃土地平整完畢,逾20萬房屋單位落成,形成成熟社區。其中洪水橋用地將於今年內採用「雙信封制」正式招標,涵蓋產業用地、住宅及社區設施。她指洪水橋發展將以產業為主軸,但部分土地用作興建人才公寓或住宅,方便產業從業員就近居住,同時有助投資方加快現金流回本,「單純發展產業用地的回本期會較長。」
特區政府將為北都設立專屬法例,被問到會否導致「一港兩制」時,甯漢豪重申,專屬法例是期望令北都發展提速提效,如設立獨有制度促成創科數據及樣本交流等,惟有關制度須在專屬法例框架下依法進行,而專屬法例框架須由立法會通過。她表示,社會希望加快北都發展,同時擔心缺少公眾參與,「有時事情難以兩全」,強調特區政府會盡量平衡,亦重視公眾參與,會考慮如何簡化程序。
另外,甯漢豪透露,正與市區重建局協力檢視賠償及安置方案,期望明年推出建議諮詢公眾。她形容市建局自2001年起採用「同區7年樓齡」單位呎價計算物業收購價的安排優厚,但若未能即時發展,可能陷入「高買低賣」情況,影響市建局現金流及持續推動重建工作。該安排亦影響私人市場重建,部分居民傾向「等市建局來」,惟樓宇老化狀况不容延誤,故需拆解現存問題。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