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滬港通錦囊】提高預製菜透明度刻不容緩

2025-09-22 04:07:37 投資理財

宋清輝 經濟學家

近年來,內地預製菜行業在資本的加持和市場的追捧之下,迅速成為炙手可熱的新賽道。但是,近期內地某連鎖餐飲店被質疑全使用預製菜的事件,將預製菜再次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在筆者看來,這場風波更深層次地觸及了預製菜行業的透明度和消費者知情權問題。作為直接關乎食品安全的產業,整個預製菜產業唯有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主動披露相關信息,才能夠重塑消費者的信任,進而實現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餐廳使用預製菜之所以備受爭議,其核心首先在於信息不透明。筆者觀察到,一些餐廳為了追求效率和降低成本,從而大量使用預製菜,卻並未在菜單上明確標注。其次,預製菜的生產過程和原料來源也存在諸多「灰色地帶」。例如,消費者無法直觀地了解預製菜的製作環境、保質期、添加劑使用情況,以及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等。儘管有一些相關企業聲稱產品安全,但由於缺乏公開透明的第三方監管和信息披露,從而使得消費者的疑慮仍舊難以消除。

預製菜業應更注重ESG披露

在這樣的背景下,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理念對於預製菜行業的重要性愈發凸顯。筆者認為,ESG報告不僅是企業社會責任的體現,更是提高行業透明度、贏得消費者信任的有效工具。例如,預製菜的生產涉及到能源消耗、水資源利用、廢棄物處理等環境問題。通過主動披露「E」範疇信息,即「環境」範疇,企業可以向公眾展示其在節能減排、綠色生產方面的努力和成效。

再者,企業通過主動披露「S」維度信息,即「社會」範疇,不但有助於消費者了解預製菜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過程,而且還有助於打消消費者的疑慮,重塑消費者對企業品牌的信任。

對於預製菜企業而言,「公司治理」範疇,即「G」範疇應重點關注風險管理體系,特別是食品安全風險的識別、評估和應對機制,以便以此展現企業的規範化管理,進一步提升投資者的信心。

A股ESG披露缺制度約束

但是,根據相關統計數據,目前A股預製菜概念的31家企業中,僅有14家披露了ESG相關報告,披露率尚不足50%。此舉或表明,預製菜行業在透明度建設方面仍處於起步階段,顯得任重而道遠。究其根源,或在於ESG披露強制性不足。當前,A股ESG報告的披露多為企業自願行為,缺乏強制性的制度約束。即使是已披露的企業,其報告內容也存在格式化、數據不詳、缺乏實質性內容等問題,難以真正發揮提高透明度的作用。

建議4方面助行業健康發展

在筆者看來,為了讓預製菜行業擺脫信任危機,實現健康發展,必須以強制性制度為基礎,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科技賦能為手段,唯有如此才有望全面提高行業透明度。

首先,監管部門應出台相關政策,逐步將ESG報告披露列為預製菜上市公司的強制性要求。對於未上市的企業,也可通過行業協會制定行為準則,引導企業主動披露;其次,亟需引入區塊鏈技術,以此實現預製菜從原材料採購、生產加工、冷鏈運輸到終端銷售的全過程可追溯,即消費者通過掃碼即可獲取詳細信息,從而真正實現「一菜一碼」;再次,預製菜行業協會應發揮主導作用,例如組織企業簽署自律公約,共同承諾提高透明度,抵制虛假宣傳等。最後,還應盡快建立消費者監督機制,並積極鼓勵消費者通過線上平台或第三方機構對預製菜企業進行評價和反饋,倒逼企業改進。

作者為經濟學家,著有《中國韌性》。本欄逢周一刊出。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