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李望賢 深圳報道)當前,全球能源轉型持續加速,儲能作為連接可再生能源與電網的核心環節,正從「輔助配套」向「核心支撐」轉變。據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及國際能源署(IEA)預測,在2030年之前,全球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預計將以每年30%-40%的複合增長率持續擴張。在此背景下,具備大容量、高安全性和長壽命的儲能電芯,已成為降低項目度電成本、提升系統集成效率的重要技術突破口。日前,2025國際數字能源展在深圳會展中心(福田)啟幕,欣旺達攜684Ah與588Ah兩款新型儲能電芯重磅亮相,兩款電芯分別採用疊片與卷繞工藝,雖技術路徑不同,卻共同體現出長壽命、高效率和優異經濟性的核心優勢,賦能多元儲能場景應用,提供更加精準、可靠的解決方案。隨着684Ah與588Ah儲能電芯的推出,欣旺達已構建覆蓋多技術路線、多容量規格的儲能產品矩陣。

據悉,欣旺達684Ah儲能電芯採用先進疊片技術,體積能量密度突破440+Wh/L,在同規格產品中表現突出。其創新融合「熱電分離」設計與三維散熱結構,從根本上優化熱管理路徑,可大幅提升系統運行安全性與長期可靠性。性能方面,該電芯可實現超20年使用壽命,滿足長期運營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它具備優異的系統集成適配性,可兼容10英尺、20英尺及30英尺等多種規格的集裝箱解決方案。依託高能量密度與簡便的施工、運維特性,該電芯全生命周期度電成本較傳統方案降低 8%,有效提升項目部署速度與運營經濟性。

588Ah儲能電芯採用經過市場充分驗證的卷繞工藝,並結合創新低鋰損耗技術,從容應對長期運行中的容量衰減問題,循環壽命可達10000次@70% SOH,實現超20年使用壽命,在全生命周期內體現出卓越經濟性。該產品能量效率高達96.5%,配合高安全電解液與定向排氣通道設計,在保障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同時,進一步優化了度電成本,為對經濟性要求極高的應用場景提供優質電芯選擇。
欣旺達儲能電芯事業部總經理陳濤此前曾表示:「684Ah和588Ah儲能電芯的推出,是欣旺達持續創新、推進大容量儲能技術發展的重要體現。」

生態拓展:完善數字能源布局
目前,欣旺達已突破傳統電池製造商邊界,致力於提供綠色及高效的新能源一體化解決方案,覆蓋包括消費類電池、動力電池及儲能系統在內的豐富產品矩陣,向全球客戶提供自電芯、模組、系統到電池檢測及回收的全面解決方案。在本次展會上,公司還重點展示了電池護照和電池回收兩大解決方案,進一步完善其數字能源生態布局。
電池護照作為電池全生命周期的數字身份證,強制披露八大類可持續性數據,成為企業進入歐盟市場的重要通行證。公司依託全生命周期數據平台,通過三重採集保障數據完整性,AI智能驗證減少90%人工審核,整合22項國際標準,認證周期縮短88%,並通過高標準加密和區塊鏈雙備份技術確保數據安全。
欣旺達方面表示,電池回收是欣旺達「五全」經營戰略中全產業鏈布局的重要一環,公司以深圳為中樞,積極推進多地基地建設,致力於構建覆蓋全球的循環經濟網絡;同時聚焦鋰電回收(覆蓋三元/磷酸鐵鋰體系)與梯次利用兩大核心,打通「回收-再生-應用」全產業鏈條,全面提升鋰電回收、梯次利用綜合服務能力。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