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轉變思維深化改革 推動產業發展革新

2025-09-19 04:29:49 評論

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於立法會舉行答問會,詳細解讀新一年度施政報告的重點內容。李家超表示,施政報告設有專章提出高端或有競爭優勢產業的引進與本地培育,旨在改變香港多年來未有「動過手術」的產業結構,從而推動多元產業發展。新一份施政報告強調以深化改革和發展創科推動產業革新,並推出多項創新政策和優化措施,以新思維、新辦法吸引新產業落戶,推動香港經濟高質量發展。

新一份施政報告有兩大重點:加快北部都會區發展、推動產業發展和革新。這兩大重點都設有專章闡述,兩大重點都有共通點和共同目標,就是透過深化改革、促進產業升級。

北部都會區作為香港未來數十年的重要戰略支點,被視為推動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的核心載體。改革的核心是「破局」——打破傳統思維定式,以更靈活、更具前瞻性的政策工具重塑產業生態。施政報告中提出了一系列創新政策,包括制定專屬法例增加政府權力、授權政府成立法定園區公司、採用直接批地模式、設立專項撥款渠道,等等。此外,施政報告還提出了靈活的土地政策,如推行「按實補價」措施,允許企業根據實際建築規模和用途計算補地價,而非一定要按最高地積比率計算。這些創新模式不僅能夠簡化審批流程,還能提高行政效率,吸引更多企業落戶北部都會區。

值得一提的是,「北都發展委員會」下設的「大學城籌劃及建設組」,將重點推動產學研結合,利用香港的科研優勢和國際資源,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這種緊密的合作模式有助於加速新興產業的發展,通過協同產業、科技與人才發展,北部都會區將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培育新興產業集群。例如,新田科技城可重點發展生命健康科技、AI和數據科學等產業,而大學城則為這些產業提供人才培訓和科研支持,形成「研發—中試—產業化」的完整鏈條。

施政報告指出,產業是經濟發展的基石。政府會結合市場力量,透過靈活批地、稅務優惠、資金補助和人才培育等優化措施推動產業發展。財政司司長會帶領相關政策局、部門及公營機構,制訂促進產業和投資的優惠政策包,吸引高增值產業和高潛力企業落戶香港,推動高質量發展。

由特區政府提供「度身訂造」優惠政策吸引企業落戶,這是香港管治思維與時俱進的重大轉變,擺脫「靠市場調節」的傳統思維,實現高效市場與有為政府相結合,以改革促發展。

在新思維推動下,施政報告明確提出引進與發展飛機回收、生命健康科技、新能源及AI和數據科學四大產業,標誌着香港產業政策從「被動適應」向「主動引領」的轉變。這四大產業既立足香港現有優勢,又瞄準全球科技前沿和市場需求,體現了規劃的前瞻性和戰略性。

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息息相關。多元產業的發展不僅能創造更多高質量就業機會,提升勞工收入,更能通過涓滴效應帶動餐飲、零售、酒店等傳統產業和服務業的蓬勃發展。當香港的產業結構從相對單一轉向豐富多元,其經濟抗風險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將得到根本性提升。

面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香港必須把握住寶貴的時間窗口和空間機遇,通過產業革新和北部都會區的創新發展模式,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興產業體系。唯有如此,香港才能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