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傲冬 民建聯秘書長
行政長官李家超前日發表了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主題是「深化改革 心繫民生 發揮優勢 同創未來」,反映特區政府會運用好香港自身優勢持續進行改革,在重視民生的同時推動經濟發展。其中關於愛國主義教育、文化藝術以及旅遊發展的內容,不僅直接回應了市民的實際需求,也關注到青少年的文化建設,助力提升香港社會的凝聚力和國際地位,譜寫出屬於香港的新篇章。
培養青年愛國情懷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其中,施政報告提及會舉辦一系列大型紀念活動,包括展覽、電影和圖書館活動等,讓青少年深刻了解中華民族在抗戰中的團結與堅韌,增強他們對國家歷史的敬畏感和民族認同感。教育局會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學中,包括普及「心繫家國」活動;持續加強憲法和基本法學生校園大使培訓計劃;設計建國歷史體驗行程;進行國民教育重點視學;配合更新的國家安全教育,持續為師生提供專業發展和活動;公布《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定稿;以及優化高中中史和歷史科課程框架,確保學生準確認識國家發展,幫助青少年系統地建立國民身份認同感。
特區政府還會與深圳合作並推廣「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紅色研學路線,修葺抗戰遺址,並推廣內地愛國主義教育設施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讓學生在參訪過程中親身體驗並學習,香港在抗戰中的角色和國家的發展成就,明白香港命運與國家發展息息相關,深化愛國精神與歷史責任感。
推動「盛事+旅遊」發展
在藝術方面,施政報告提出要打造香港成為全球高端藝術品交易樞紐及鞏固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地位,並推動西九文化區及推進本地文創產業的多元發展。特區政府會繼續發揮弘揚中華文化的角色,打造「中華文化節」和「香港處處有非遺」等成為品牌項目,加強推廣中華文化及地區非遺特色,並鼓勵香港文創設計人才設計更多兼具中華文化和香港特色的文創產品,支援更多文創產業打入內地及國際市場。在文化走向全球化的今天,此舉可讓本港文創產業兼顧傳統、現代和創新,同時還可讓青少年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文化自信,這有助開闊他們的國際視野,培養「文化軟實力」。
在旅遊方面,施政報告提出優化遊艇產業配套,發展郵輪旅遊、紅色旅遊以及生態旅遊等新措施,通過開展多元文化節慶、旅遊項目及盛事組合,吸引旅客加長留港時間並多次訪港,這不僅可帶動餐飲、零售、服務等產業,讓市民可更深刻地體會「香港魅力」,更好地推動「盛事+旅遊」項目的發展。
另外,特區政府會落實「發展旅遊熱點工作組」中提出的「四山」旅遊,提升郊野公園配套,建造如樹頂歷奇和戶外歷史遺蹟博物館等新設施。這些生態旅遊項目可為市民提供更多親近自然的機會,還讓青少年沉浸式學習環境保護知識,培養可持續發展理念,增強對香港自然環境的認識,養成保護環境的意識。
2025年施政報告不僅聚焦推動經濟增長,更在於培養具備歷史厚度、文化自信和國際視野的新一代青年。愛國主義教育使青年懂得承先啟後、繼往開來;文藝產業的發展助力推廣本土創意文化走向國際;旅遊的建設則可推動經濟並提升城市魅力。這些政策措施互相交織,最終將推動香港社會變得更有凝聚力、活力與創新力,為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充實基礎,並助力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