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收益率近6% 亞洲投資者轉揸歐洲銀行債

2025-09-19 04:09:45 財經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孫曉旭) 歐洲銀行債正成為亞洲投資者的新寵。在昨日一場聚焦亞洲資金流向的媒體圓桌會議上,GAM Investments基金經理Grégoire Mivelaz指出,隨着聯儲局啟動降息、歐洲通脹受控以及監管環境穩健,亞洲投資者對歐洲銀行債的興趣正顯著提升。他表示,歐洲銀行業的監管環境、資本結構與高流動性市場,為投資者提供了「優質收益機會」,資金正從貨幣市場基金轉向尋求更高收益的優質資產。

歐洲低通脹環境助保債息價值

Grégoire Mivelaz表示,歐洲通脹已得到有效控制,為債券投資者提供穩健環境。他形容「通脹如同每年支付的稅,低通脹環境有助保護債息價值」。此外,歐洲銀行業的資本比率和資產質量處於歷史高點,盈利能力強勁,監管框架如《巴塞爾協定三》更迫使銀行發行資本類債券(如AT1 Cocos)以增強抗風險能力,這些因素共同推動投資者信心。

在回答亞洲投資者關注的資產類型時,Grégoire Mivelaz 指出,高淨值客戶與保險公司亦偏愛歐洲銀行發行的資本類債券,因其能提供接近6%的收益率,且信用質量高、流動性強。他指出,這類市場流動性深度足夠,今年新發行需求甚至超過供應量,顯示需求旺盛。

投資者減少對美元資產過度配置

關於投資策略,Grégoire Mivelaz 強調主動管理的重要性。他舉例說明,在市場波動期間(如2023年3月銀行業動盪),主動調整資本結構中的部位(如在適當時候增持AT1或優先債)能夠捕捉折價機會,同時控制下行風險。在地理分布上,他表示,香港與新加坡一直是亞洲對歐洲銀行債需求最穩定的市場,而韓國、泰國等市場也逐漸展現興趣。

與會的SHK Capital Partners 董事總經理呂孟思(Marcella Lui)則補充,近年亞洲投資者因應美國利率環境與經濟不確定性,開始積極分散投資組合,減少對美元資產的過度配置,轉而關注歐洲及新興市場。此外,由於投資者目前仍持有大量現金(約20%-30%),聯儲局降息將促使他們重新配置資金,而歐洲銀行債因其高息特性與發行機構質量穩健成為自然首選。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