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區政府將維持有節有度的步伐部署推地。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在施政報告中形容,土地儲備有如「銀行存款」,「需時可用,閒時則存」。他說,未來10年將準備好約2,600公頃「熟地」,滿足發展需求,讓政府有健康的土地儲備。他強調政府會持續造地並掌握土地供應主導權,同時透過精簡審批程序、優化行政流程等措施,提升造地效率和降低建造成本,保障市民利益和發展需要。●香港文匯報記者 黎梓田
去年的施政報告曾預測未來10年提供約3,000公頃新平整土地,當中約300公頃來自交椅洲人工島。惟政府消息人士昨直言,因政府早前宣布集中發展北都區,交椅洲人工島未有發展時間表,故在最新的未來10年「熟地」預測中未有納入相關土地,但強調未來10年約2,600公頃土地足以照顧房屋、經濟及發展需求。對於為何預測的熟地供應量減少,政府消息人士又稱,每次的未來10年熟地預測,所涵蓋的年期不一,需減去過去一年的產量,故熟地供應預測量有變化。
委託港鐵檢討北環線供應
今年施政報告另一土地供應重點包括將開展凹頭土地用途檢討,善用港鐵北環線帶來的發展潛力,在凹頭站沙埔一帶考慮引入更大比例的私營房屋,拓展為新發展區,並委託港鐵公司進行檢討,明年公布結果。
政府消息人士昨指出,凹頭站項目原先計劃主力提供公營房屋,涉及16公頃,可提供1.6萬伙單位,現擴大至30公頃,並以私人房屋為主,涉及伙數將高於原定數目。另外,北環線主線及支線將由港鐵負責,不會再作招標。至於北環線東延線及東北線,正準備下階段工作,待敲定發展模式,以及相關財務安排,再邀請鐵路營運商提交意見書。
房署將設「項目促成辦公室」
為降低建造成本,李家超指出,會繼續精簡法定程序及行政流程,包括簡化工程審批,訂立清晰服務時間承諾;房屋署將設立「項目促成辦公室」,就公營房屋工程協調各部門加快完成工作。他又說,發展局明年將推行「成本管控數碼平台」,建立市場價格資料庫,應用人工智能分析過往政府工程成本數據等,確保未來項目設計更具成本效益。
放寬私人項目停車場豁免
李家超亦指,將放寬私人發展項目中停車場總樓面面積豁免安排,發展商若於地面興建不超過兩層停車場,有關總樓面面積可獲全數豁免,並取消興建地庫停車場作為豁免條件的強制要求。發展局亦將於明年上半年試行中央集中採購,並率先應用於包括鋼筋及「組裝合成」構件等常用物料,以節省成本。房屋局明年試行集中採購「組裝合成」構件。
世邦魏理仕估值及諮詢服務部主管鄭亥延表示,政府在去年的施政報告中,承諾在未來10年內私宅供應目標為13.2萬伙單位。 然而,今年的施政報告將這一數字修訂為12.6萬伙單位,減少了6,000伙。雖然這次調整可能不會顯著影響整體供求失衡,但它突顯了維持穩定和透明的賣地計劃,以應對香港長遠房屋需求的重要性。 土地供應的一致性是維持發展商信心,並確保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下,房屋目標仍然可實現的關鍵。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今年的施政報告有多項措施將會惠及樓市,如放寬「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的置業門檻,相信有利3,000萬以上豪宅成交,料相關物業交投可升至1,600宗,創5年新高;增加非本地生學額,有利住宅租賃,料會推升全年租金5%;增加「白居二」名額,有助資助房屋市場的流轉,釋放資助房屋於二手市場供應之餘,相關業主沽出手持資助房屋,將轉投私樓市場,同時增加中小型私樓物業的需求。
土地開發主要措施及工作指標
1. 為增加土地供應:
●每年更新並公布未來10年的「熟地」完成量預測。按最新預測,在未來10年(2026/27至2035/36年度)準備好約2,600公頃「熟地」,當中約1,800公頃來自北部都會區;
●按最新預測,在5年內(2025/26至2029/30年度)為政府項目收回約840公頃私人土地。
2. 為推進建造業發展:
●建造業議會於2023/24學年至2027/28學年增加建造業技術工人培訓名額,由2022/23學年的1萬個,增加至每學年最少約1.2萬個。
加快房屋供應措施及工作指標
1. 今年開展工業用地分區研究,明年內就活化工廈計劃的未來路向等提出建議。
2. 減低建造成本:
●在明年上半年實施中央採購策略,並率先於採購鋼筋和「組裝合成」構件試行;
●在明年起分階段推行「成本管控數碼平台」,全面將整個項目成本管控流程數碼化;
●在明年內完成首批檢視標準,包括混凝土強度及地基承載力。
3. 提升公營房屋建造的成本效益:
●在明年內優化建築物料資料庫,如承建商採用資料庫中的建築物料,可縮短審批流程至一個月內;並在2026/27年度開始將國家標準以對標其他國際標準形式,以納入新招標工程的建築工程規格內;
●在2026/27年度開始,在申請「佔用許可證」時,於超過一半的項目進行預先巡查,加快項目審批流程至十個工作天內;以及於超過一半項目的地基設計採用自主研發的「BIM系統化地基工程設計」,進一步節省建築成本。
4. 在今年內就利用新發展土地推動市區重建的具體方案開展諮詢。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