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寵物飼養文化日盛,不少市民將寵物狗視為家庭的重要成員,因而產生龐大的寵物經濟市場,昨日出爐的施政報告建議,推出容許狗隻進入的食肆牌照,最快明年年中批出首輪牌照。到底現行政策是如何窒礙寵物經濟的發展?香港文匯報記者日前就隨一名寵物主人進行實測,發現即使是寵物友善的商場,近十間餐廳及美食廣場,大部分仍禁止狗隻入內,僅兩間半開放的餐廳容許客人帶同寵物狗以「擦邊球」方式入座,即是寵物主人坐在餐廳鄰近公眾區域,其寵物狗則置於公眾區域,勉強實現與愛犬「共同進餐」的願望。有寵物友善的商戶表示,樂見政府推出靈活且限制較少的寵物餐廳牌照制度,助業界開拓寵物經濟。●香港文匯報記者 洪澤楷
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根據政府統計數字,目前有超過24萬住戶飼養貓或狗作寵物,總數超過40萬,衍生龐大消費,涵蓋寵物食用品、醫療、保險、美容和訓練等。
准狗內進食肆會有明確標識
他指出,新一份施政報告計劃推出容許狗隻進入的食肆牌照,獲批食肆會有明確標識,標示顧客可攜帶狗隻進入。
消息人士表示,政府初步計劃與律政司商討修改現行《食物業規例》中禁止寵物狗進入餐廳的條款,並將在今年內與寵物業界商討牌照細節,預計明年中批出首輪牌照。
基於保障公共衞生,避免食物受污染及傳播如瘋狗症等疾病,《食物業規例》第10B條例於1994年實施,禁止把狗隻帶入任何食物業處所,包括廚房、食物房以至食肆的室內或露天用餐區等,只有導盲犬及執行法定職務的工作犬(例如警犬)獲豁免。
不過,時移世易,香港瘋狗症個案大減,但《食物業規例》30多年以來未曾修訂與時並進,對不少寵物主人造成困擾。飼養寵物狗「Cool Cool」近7年的吳女士,為讓愛犬有足夠活動量及接觸不同環境,經常帶牠外出活動,但在外用膳「搵食」艱難。香港文匯報記者日前隨她到一間寵物友善商場實測,發現即使在寵物友善環境中,亦存在不同的友善標準。例如該商場規定寵物必須置於寵物車或寵物袋內,且不得以牽繩方式在商場內行走。
實測寵物友善商場 餐廳多仍禁狗
商場餐廳也受限於《食物業規例》規定,不容許寵物狗進入餐廳。吳女士推着寵物車與記者先後前往近十家餐廳,均被拒絕入內,最終該商場僅有兩家半開放式設計的餐廳,容許吳女士以「擦邊球」方式入座。
當中一家餐廳無明顯門戶設計,部分座位與商場公眾區域相連。吳女士選擇靠公眾區域的座位,將「Cool Cool」安置於餐廳外的公眾空間,勉強規避禁令限制。她感嘆地說:「這種被拒的情況屢見不鮮。很多餐廳沒有半戶外座位,根本無法帶狗進去,只能找這種開放位置,勉強實現與愛犬『共同用餐』的願望。」
餐廳場外設共膳專區遭投訴
不僅寵物主人面對煩惱,寵物友善餐廳同樣需在法規限制下尋找平衡。何先生經營的「2.0 Cafe & Bar」位於啟德郵輪碼頭,除提供人類餐點外,還推出西蘭花牛肉、寵物拿鐵等寵物專屬菜單。受禁令影響,他只能在餐廳外的零售區域設置人造草地和沙灘椅,讓寵物與主人共享休閒時光。然而,即使人造草地不屬餐廳範圍,其餐廳仍頻繁收到投訴,平均每周兩次。「選在郵輪碼頭開店正是以為投訴會較少,沒想到有人僅因看到Instagram的照片也投訴。」何先生無奈地說。
何先生歡迎政府取消禁令,讓寵物狗可自由進入餐廳,至於寵物餐廳發牌,他建議從衞生與空間管理兩方面着手,「餐廳應確保桌椅間距寬敞,為寵物提供活動空間並減少衝突;食物掉落地面需及時清理,防止寵物誤食引發過敏或危險。」他認為,牌照制度應避免過於嚴苛的硬性規定。
支援新興經濟措施
寵物友善措施
●推出容許狗隻進入的食肆牌照
遊艇經濟
●增加約600個新泊位
●推進「機場城市」遊艇港灣建設,額外提供逾500個泊位,包括容納80米以上超級遊艇泊位
●容許訪港遊艇提前一站式提交入境資料
●授權內地相關機構為當地船長進行考試及提供短期培訓課程
●與廣東省政府商討「港艇北上」和「北艇南下」的便利措施
低空經濟
●推進建設低空經濟生態圈,制訂「發展低空經濟規劃行動綱領」
●為重量逾150公斤的「非傳統飛行器」制訂專用法例
●年底前推出專用頻譜
●支持業界和大學舉辦更多低空經濟推展培訓
●推出進階版低空經濟「監管沙盒X」試點項目
●開發不同應用場景的低空經濟保險產品
促進穆斯林旅遊
●完成清真認證餐廳,可獲半額資助,上限為5,000元
資料來源:施政報告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