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落於哈爾濱的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外觀猶如墜落大地的神秘「黑匣子」。「建築的核心語言昭示着——這裏仍有無數秘密與信息亟待挖掘、破解。」這裏已成為電影《731》導演趙林山的一處精神據點。在長達11年的創作孕育期,他已經記不清楚出入「黑匣子」多少次了。就在電影《731》9月18日全球上映前夕,趙林山領着記者再一次進入了這座銘記國人難以癒合傷痛的陳列館。「這裏無法僅用痛苦與掙扎來概括,它更需要深刻的判斷與洞察。」趙林山說,我們需要對這段歷史有一個非恐懼的記憶載體,希望這部電影可以做到。「也可以藉此喚醒不同國籍的人們,對『人類命運共同體』有更直觀的理解。」●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胡若璋
電影《731》定檔在9月18日全球同步上映之後,趙林山就開始習慣性焦慮,為了能擺脫這種難以抑制的情緒,在影片上映前半月,他就將自己又一次沉浸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裏。這時候,他的身份是義務講解員。館長金成民在為遊客進行主旨講解時,他會從旁做一些補充。
走進歷史的遺蹟
這一天的陳列館內人頭湧動,不時有參觀者舉起手機對着展品拍攝。趙林山對着記者說︰「看得見的展品揭露了部分罪行,深埋地底的黑暗仍未窮盡,更多真相還需要更多的人去共同探尋。」這句話彷彿也是說給過去11年的自己。
回望被「731」鎖住的11年,趙林山一時間竟難以從某個具體的黑夜或白晝中,搜尋到可以佐證這一路從艱辛到堅定的細節。歷史的真實遺蹟與浩瀚的記載資料,常常就很容易讓他走入一片無盡的黑暗。在為電影素材取證的那五六年間,當「凍傷實驗」「母愛實驗」「人體實驗」等駭人聽聞的細節,鋪天蓋地在他眼前攤開時,他如困孤島。除了在不斷自我詰問中作出判斷、再添新疑、再作出判斷之外,他一度看不到電影創作的出路。直到他從大量令人恐怖的實驗畫面背後,漸漸清晰看到了日軍用體系化謊言粉飾的暴行,他眼前才開始慢慢有光亮在升騰。電影《731》的故事大綱與核心創作概念,也由此逐漸明晰。
「真正令人膽寒的並非『母愛實驗』『凍傷實驗』這些殘酷的畫面,而是日本軍國主義以國家之力精心編織的一套欺騙體系。這比任何實驗更恐怖,因為它不僅存在於歷史,更與當下緊密相連,赤裸裸地影響着我們與過往歷史的相處方式。」趙林山說,當他意識及此,也終於找到了電影的核心支撐。
「電影的創作,是希望讓『731』從個人記憶、國家記憶升華為世界記憶,尤其是在我們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當下,只有不遺忘這段刻骨銘心的傷痛,不同國別不同民族的人才能從中警醒。」
電影今日全球多地同步公映
「置身黑暗的往昔白晝,既需無盡思索,亦需對黑夜的極致想像。」回歸電影創作,趙林山越發明確:揭露系統性暴力催生的罪惡。但創作過程如在刀鋒行走—那些被罪惡抹殺的生命尊嚴,能否借電影重拾?我們究竟在這場戰爭中付出了何等代價?他列舉了《美麗人生》《辛德勒的名單》等二戰題材的經典影片。這些戰爭遺產是如何深入人心,成為記憶載體而非恐懼符號,關乎人類未來的道路。
「絕不能讓抗拒思維主宰惡行帶來的感官衝擊,我們需要的是一個非恐懼的記憶體,這也是我創作《731》這部電影時始終盤旋在腦海的想法。」
按照電影發行安排,電影於9月18日在內地、港澳地區及澳洲、新西蘭同步上映,9月19日將登陸美國、加拿大,繼而將登陸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俄羅斯、英德法等國的院線。一部電影全球多地同步公映,也標誌着中國電影發行的一次重大突破。
「這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契機,亦是中國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行動宣言。」趙林山強調,真相不僅不可遺忘,某種程度上更需要被回應。「九一八」所承載的意義,理應世人皆知。《731》選在此日上映具有特殊歷史意義—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深刻記憶,更是全人類必須正視的集體創傷。
給觀眾的兩個觀影建議
隨着影片上映期的臨近,趙林山坦言他的焦慮隨之加劇。此前,相同題材的電影多聚焦罪行展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喚起歷史關注,卻也易使觀眾陷入恐懼記憶。這也讓不少人為電影《731》捏了一把汗。
「這次的創作在於通過還原個體生命尊嚴來銘刻歷史,絕非刻意渲染暴力刺激。」趙林山建議,觀眾不妨提前觀看官方預告、製作特輯及主創訪談,清晰了解影片的敘事邏輯,以及視覺呈現如何也經過藝術化的處理。
「提前知曉這些,能消解『全片充斥血腥畫面』的誤解,建立平緩的觀影心態。」他也建議觀眾能結伴去電影院,因為散場後的即刻交流,既是情緒釋放,也能觸發深入思考。
採訪至此,也行至陳列館的出口,如同許多到訪參觀者總會被「出口有光」的指引所撫慰。從出口走向曠野平地,勁風伴隨陽光,樹葉沙沙作響,藍天白雲之下的趙林山凝望身後新舊兩座展館——在此經年累月地前行出入,他深信這片土地終將成為世界和平反戰的地標。
0 / 255